超声相控阵成像算法研究及软件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图表清单 | 第9-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超声相控阵技术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超声相控阵基本原理 | 第15-20页 |
·超声相控阵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相控阵系统基本构成 | 第15-16页 |
·相控阵发射原理 | 第16-17页 |
·相控阵接收原理 | 第17页 |
·基本扫查方式 | 第17-19页 |
·电子扫查 | 第17-18页 |
·扇形扫查 | 第18页 |
·动态深度聚焦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超声发射声场理论及仿真 | 第20-29页 |
·换能器发射声场理论 | 第20-24页 |
·矩形阵元辐射声场的计算 | 第21-23页 |
·线性阵列辐射声场计算 | 第23页 |
·线阵辐射声场指向性 | 第23-24页 |
·性能仿真分析 | 第24-28页 |
·阵元宽度对单个阵元声场的影响 | 第25页 |
·阵元个数对线阵聚焦效果的影响 | 第25-27页 |
·阵元间距对聚焦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超声相控阵成像算法研究 | 第29-42页 |
·相控阵时延计算 | 第29-31页 |
·发射聚焦时延计算 | 第29-30页 |
·接收聚焦时延计算 | 第30-31页 |
·接收波束形成算法 | 第31-34页 |
·虚拟阵列超声成像方法 | 第34-37页 |
·性能仿真分析 | 第37-40页 |
·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对比 | 第37-39页 |
·虚拟阵列成像方法性能仿真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2-67页 |
·系统平台介绍 | 第42-44页 |
·系统硬件平台概述 | 第42-43页 |
·系统软件平台概述 | 第43-44页 |
·软件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第44-47页 |
·功能需求分析 | 第44-45页 |
·数据流动分析 | 第45-46页 |
·系统结构框架 | 第46-47页 |
·驱动层模式设计与实现 | 第47-53页 |
·参数控制驱动模块 | 第47-50页 |
·成像数据传输模块 | 第50-53页 |
·应用层模块设计和实现 | 第53-59页 |
·数据通信模块 | 第53-55页 |
·运算处理模块 | 第55-56页 |
·界面管理模块 | 第56-57页 |
·数据管理模块 | 第57-59页 |
·二维成像处理算法 | 第59-66页 |
·插值算法的选择 | 第59-61页 |
·扇形扫描插值处理 | 第61-65页 |
·颜色表映射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系统功能调试与测试 | 第67-79页 |
·软件环境搭建 | 第67-71页 |
·Linux 系统移植烧写 | 第67-69页 |
·Linux 内核配置 | 第69-70页 |
·Qt 环境搭建及测试 | 第70-71页 |
·驱动模块调试 | 第71-74页 |
·DMA 驱动调试 | 第72页 |
·USB 驱动调试 | 第72-74页 |
·应用软件测试 | 第74-78页 |
·参数预置 | 第74-76页 |
·扇形扫描成像方法测试 | 第76-77页 |
·虚拟阵列成像方法测试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工作总结 | 第79页 |
·工作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