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一级大理岩时效变形破裂规律及细观演化机理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脆性岩石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 第14-15页 |
·脆性岩石时效力学特性研究 | 第15-17页 |
·岩石时效破坏的数值模拟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PSC 模型三维计算理论 | 第20-35页 |
·岩石脆性断裂分析 | 第20-24页 |
·脆性岩石变形破坏的微观结构控制 | 第20-21页 |
·脆性破坏的时效性 | 第21-22页 |
·裂纹扩展动力学原理 | 第22-23页 |
·脆性岩石裂纹的亚临界扩展 | 第23-24页 |
·PSC 模型理论 | 第24-27页 |
·损伤速率原理 | 第25-26页 |
·对比 LEFM 模型裂纹的亚临界扩展 | 第26-27页 |
·PSC 模型计算过程分析 | 第27-34页 |
·平行粘结方程 | 第27-29页 |
·时间运行流程 | 第29-31页 |
·平行粘结直径减少机制 | 第31-33页 |
·预估粘结断裂时间 | 第33-34页 |
·本章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大理岩细观力学参数的识别研究 | 第35-48页 |
·岩石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BPM 模型 | 第35-36页 |
·clump 单元生成 | 第36页 |
·岩石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岩石细观力学模型的三维颗粒流计算流程 | 第37-38页 |
·岩石细观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38-43页 |
·岩石瞬态细观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38-41页 |
·岩石流变细观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1-43页 |
·岩石细观力学模型参数的识别研究 | 第43-47页 |
·BPM 模型瞬态细观力学参数的识别 | 第43-44页 |
·PSC 模型时效细观力学参数的识别 | 第44-47页 |
·本章结论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大理岩时效力学特性及细观破裂机理 | 第48-113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8-50页 |
·岩石的变形时效特性规律研究 | 第50-62页 |
·轴向变形时效特性规律 | 第50-56页 |
·侧向变形时效特性规律 | 第56-59页 |
·体积变形时效特性规律 | 第59-62页 |
·岩石的裂纹扩展时效特性规律研究 | 第62-76页 |
·裂纹时效特性规律 | 第62-67页 |
·张拉裂纹时效特性规律 | 第67-70页 |
·剪切裂纹时效特性规律 | 第70-73页 |
·张拉、剪切裂纹占比时效特性规律 | 第73-76页 |
·岩石能量时效特性规律研究 | 第76-92页 |
·粘结应变能时效特性规律 | 第77-82页 |
·摩擦能时效特性规律 | 第82-85页 |
·动能时效特性规律 | 第85-89页 |
·应变能时效特性规律 | 第89-92页 |
·岩石的时效速率规律研究 | 第92-98页 |
·岩石蠕变变形破裂演化规律及时效演化机理 | 第98-103页 |
·岩石蠕变变形破裂演化全过程分析 | 第98-100页 |
·岩石时效破坏时间规律 | 第100-102页 |
·岩石变形破裂时效演化机理 | 第102-103页 |
·不同分级加载下岩石时效变形规律 | 第103-112页 |
·本章结论 | 第112-11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主要结论 | 第113-115页 |
·展望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3-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