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空气动力学论文--飞机空气动力学论文--进气道论文

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起动及非设计状态性能估算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注释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6-20页
     ·起动问题研究第16-19页
     ·非设计点性能估算研究第19-20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第20-22页
第二章 软件与算例验证第22-30页
   ·ISIGHT 软件介绍第22页
   ·CFD 软件介绍第22-23页
   ·定常流动算例验证第23-26页
     ·二元混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算例第23-24页
     ·GK-01 进气道模型算例第24-26页
   ·非定常流动算例验证第26-29页
     ·风洞喷管起动过程算例第26-27页
     ·激波反射器算例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高超声速进气道脉冲起动特性研究第30-40页
   ·进气道模型及计算条件第30-31页
   ·进气道脉冲起动的理论模型第31-33页
     ·理论模型第31-32页
     ·理论解与数值解的对比第32-33页
   ·进气道在脉冲风洞中自起动过程的非定常模拟第33-36页
     ·双波结构生成第33页
     ·双波结构运动第33-34页
     ·进气道自起动过程第34-36页
   ·风洞初始条件对进气道脉冲起动性能影响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高超声速进气道加速过程研究第40-52页
   ·进气道加速过程简化理论模型第40-43页
   ·进气道加速自起动的非定常模拟第43-45页
     ·进气道模型第43-44页
     ·数值计算方法第44页
     ·物理时间步长的影响第44-45页
   ·进气道加速起动过程流动特征第45-48页
     ·初始不起动状态第45-46页
     ·流场加速过程第46-48页
     ·逐步起动过程第48页
   ·不同加速度对起动性能的影响第48-50页
   ·考虑内收缩比的进气道起动马赫数估算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非设计状态性能估算第52-77页
   ·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和粘性修正第52-61页
     ·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第52-57页
     ·粘性修正第57-61页
   ·外压段性能估算第61-64页
     ·对进气道压缩性能的影响第61-63页
     ·对进气道流量捕获的影响第63页
     ·外压段性能估算公式校核和修正第63-64页
   ·内压段设计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第64-69页
     ·唇罩气流偏转角对性能的影响第66-67页
     ·长度对性能的影响第67-68页
     ·内压段转折角对内压段性能的影响第68-69页
   ·非设计状态性能估算第69-75页
     ·飞行条件对进气道压缩性能的影响第69-71页
     ·估算校核第71-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总结第77-78页
   ·创新点第78页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型三级旋流燃烧室的冲击/气膜冷却方案研究
下一篇:基于MEMS/GPS的微型无人机组合航姿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