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of Contents | 第1-9页 |
| 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海底地下水排放(SGD)和地下河口的概念 | 第12-13页 |
| ·SGD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3-15页 |
| ·SGD的环境意义 | 第15-17页 |
| ·SGD携带的碳 | 第15-16页 |
| ·SGD携带的营养盐 | 第16页 |
| ·SGD携带的金属离子 | 第16-17页 |
| ·SGD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 第23-34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3-24页 |
| ·采样站位 | 第24-25页 |
| ·样品采集 | 第25-29页 |
| ·河口样品的采集 | 第25-28页 |
|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 | 第28-29页 |
| ·样品的测定 | 第29-34页 |
| ·溶解态镭的测定 | 第29-32页 |
| ·颗粒态镭和TSM的测定 | 第32页 |
| ·营养盐的测定 | 第32-33页 |
| ·DIC与TA的测量 | 第33页 |
| ·DOC的测定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珠江口与地下河口镭、碳与营养盐的分布 | 第34-44页 |
| ·珠江口溶解态镭同位素的空间分布 | 第34-35页 |
| ·珠江口溶解态镭随盐度的分布 | 第35-38页 |
| ·悬浮颗粒物对镭的解吸 | 第38-39页 |
| ·沉积物释放的镭 | 第39-40页 |
| ·地下河口化学元素的分布 | 第40-44页 |
| 第四章 珠江地下河口输出到地表河口的碳及营养盐通量 | 第44-54页 |
| ·珠江口水体停留时间估算 | 第44-47页 |
| ·量化珠江口的SGD通量 | 第47-50页 |
| ·珠江口SGD的通量估算 | 第47-49页 |
| ·敏感性分析 | 第49-50页 |
| ·地下河口输出的物质通量以及与河流的比较 | 第50-52页 |
| ·与其他研究区域的比较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特色与创新 | 第55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 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