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1 绪论 | 第16-37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7-25页 |
·选题背景 | 第17-22页 |
·选题意义 | 第22-25页 |
·文献综述 | 第25-34页 |
·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的相关研究 | 第25-28页 |
·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内容产业之间关系的研究 | 第28页 |
·创意产业分类的相关研究 | 第28-30页 |
·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 | 第30-34页 |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 第34-37页 |
·研究目标 | 第34页 |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34-35页 |
·创新点及不足 | 第35-37页 |
2 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 第37-62页 |
·产业的含义及其划分 | 第37-39页 |
·产业的含义 | 第37-38页 |
·产业的划分 | 第38-39页 |
·创意产业的界定原则 | 第39-41页 |
·突出“创意生产与消费”核心 | 第39页 |
·反映创意产业的历史演进性和群落性 | 第39-41页 |
·创意产业的内涵分析 | 第41-46页 |
·广义的创意产业界定 | 第42-45页 |
·狭义的创意产业 | 第45-46页 |
·创意产业的划分 | 第46-54页 |
·基于创意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划分 | 第46-50页 |
·基于创意传播介质的划分 | 第50-52页 |
·基于创意产品特征的划分 | 第52-54页 |
·创意产业的特征分析 | 第54-60页 |
·创意产业是符号消费性和体验性紧密联系的产业 | 第54-55页 |
·创意产业是文化性、科技性和经济效益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产业 | 第55-56页 |
·创意产业是创造性和创新性高度结合的产业 | 第56-57页 |
·创意产业是边际成本递减和边际报酬递增密切依存的产业 | 第57-58页 |
·创意产业是高附加值和高风险相伴共生的蓝海产业 | 第58-59页 |
·创意产业是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的文化聚落产业 | 第59页 |
·创意产业具有专家性和多样性特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第59-60页 |
·创意产业是具有垄断性和政府规制性的产业 | 第60页 |
·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具体特征的比较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3 创意产业“五位一体”的成长路径分析 | 第62-72页 |
·理论基础 | 第62-65页 |
·产业成长理论 | 第62-63页 |
·产业链理论 | 第63-64页 |
·产业创新理论 | 第64-65页 |
·分析方法 | 第65-68页 |
·技术路线图分析方法 | 第65-66页 |
·PEST模型分析方法 | 第66-67页 |
·五力模型分析方法 | 第67页 |
·价值链分析方法 | 第67-68页 |
·SWOT分析法 | 第68页 |
·创意产业成长路径分析框架 | 第68-71页 |
·创意产业思想成长路径 | 第69-70页 |
·创意产业市场成长路径 | 第70页 |
·创意产业产品成长路径 | 第70-71页 |
·创意产业技术成长路径 | 第71页 |
·创意产业组织成长路径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4 创意产业的思想成长路径分析 | 第72-78页 |
·创意产业愿景 | 第72-73页 |
·创意产业使命 | 第73页 |
·创意产业价值观 | 第73-74页 |
·创意产业目标 | 第74-75页 |
·创意产业战略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创意产业的市场成长路径分析 | 第78-108页 |
·创意产业市场机会分析 | 第78-81页 |
·创意产业目标市场定位 | 第79页 |
·创意产业消费者行为分析 | 第79-81页 |
·创意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第81-92页 |
·创意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第83-85页 |
·创意产业市场差异化分析 | 第85页 |
·市场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 第85-92页 |
·创意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第92-102页 |
·美国创意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第92-96页 |
·英国创意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第96-99页 |
·中国创意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第99-102页 |
·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 第102-107页 |
·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定义及其要素分析 | 第103-104页 |
·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构建流程 | 第104-105页 |
·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 第105-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6 创意产业的产品成长路径分析 | 第108-132页 |
·创意产品的需求分析 | 第109-114页 |
·创意产品的概念及内涵 | 第109-110页 |
·创意产品的表现形态 | 第110-111页 |
·创意产品需求的决定因素 | 第111-113页 |
·创意产品的需求曲线及需求弹性 | 第113-114页 |
·创意产业的供给分析 | 第114-117页 |
·创意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 | 第115-116页 |
·创意产品的供给曲线及供给弹性 | 第116-117页 |
·创意产品的供求分析 | 第117-120页 |
·创意产品的均衡价格决定模型 | 第117-118页 |
·创意产品供求的马太效应 | 第118-119页 |
·创意产品供求的长尾效应 | 第119-120页 |
·创意产品的市场定位 | 第120-124页 |
·创意产品定位的要素 | 第120-121页 |
·创意产品定位的方法 | 第121-122页 |
·创意产品开发设计 | 第122-124页 |
·创意产品营销策略 | 第124-131页 |
·创意产品的价格策略 | 第124-126页 |
·创意产品的渠道策略 | 第126-127页 |
·创意产品的销售促进策略 | 第127-129页 |
·创意产品的产业化途径 | 第129-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7 创意产业的技术成长路径 | 第132-148页 |
·创意产业技术路线概述 | 第132-134页 |
·创意产业技术成长路经构成 | 第132-134页 |
·创意产业技术成长路经制定流程 | 第134页 |
·创意产业技术能力评估 | 第134-136页 |
·技术能力的层次 | 第134-135页 |
·基于过程的技术能力评估 | 第135-136页 |
·创意产业的技术预测 | 第136-139页 |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 第136-137页 |
·行业技术预测的方法 | 第137页 |
·技术战略的制定 | 第137-139页 |
·创意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 第139-147页 |
·创意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特征及确定准则 | 第139-140页 |
·动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 第140-142页 |
·广播电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 第142-144页 |
·演艺、电影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 第144-145页 |
·网游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 第145-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147-148页 |
8 创意产业的组织成长路径分析 | 第148-161页 |
·创意产业组织成长路径概述 | 第148-149页 |
·创意产业组织成长路径概念 | 第148-149页 |
·创意产业组织成长路径制定流程 | 第149页 |
·创意产业资源配置 | 第149-153页 |
·创意资源分析 | 第149-150页 |
·创意产业人力资源配置 | 第150-151页 |
·创意产业资金资源配置 | 第151-153页 |
·创意产业文化资源配置 | 第153页 |
·创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 第153-158页 |
·创意企业的内部组织模式 | 第154-156页 |
·创意企业的外部组织模式 | 第156-157页 |
·创意产业支撑平台 | 第157-158页 |
·创意产业的管理和保障机制 | 第158-160页 |
·创意产业基础设施提供机制 | 第158页 |
·创意产业投融资机制 | 第158-159页 |
·创意产业人才激励机制 | 第159-160页 |
·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 第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1页 |
9 创意产业成长路径的相关政策研究 | 第161-176页 |
·创意产业政策的内涵、作用及制定流程 | 第161-163页 |
·创意产业政策的内涵 | 第161-162页 |
·创意产业政策的作用 | 第162-163页 |
·创意产业政策制定流程 | 第163页 |
·典型国家创意产业政策借鉴 | 第163-166页 |
·美国创意产业政策经验借鉴 | 第163-164页 |
·英国创意产业政策经验借鉴 | 第164-165页 |
·韩国创意产业政策经验借鉴 | 第165-166页 |
·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第166-170页 |
·创意产业产品成长的政策措施 | 第166页 |
·创意产业市场成长的政策措施 | 第166-167页 |
·创意产业组织成长的政策措施 | 第167-168页 |
·积极推进版权法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 第168-170页 |
·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 第170-175页 |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 | 第170-172页 |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 | 第172-173页 |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第173-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175-176页 |
10 研究展望 | 第176-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5-186页 |
致谢 | 第186-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