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先秦生态文化及其建筑思想探析

论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24页
 一、为什么研究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及其建筑第9-15页
 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架构第15-19页
 三、论文内容与结构第19-21页
 四、论文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第21-24页
第一章 天人合一——传统生态智慧的哲学主旨第24-57页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渊薮第25-36页
  一、人与自然关系寻踪第25-26页
  二、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渊源第26-31页
  三、生态美的萌芽第31-33页
  四、礼乐文化的滥觞第33-35页
  五、生态建筑观的启蒙第35-36页
 第二节 天地一气——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第36-46页
  一、理性的觉醒——气论自然观产生的思想基础第37-38页
  二、土气、阳气、阴气——气论自然观的萌生与发展第38-40页
  三、元气、阴阳、冲气——气论自然观的形成、发展与完善第40-46页
 第三节 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国传统的生命观第46-57页
  一、生之谓性第46-47页
  二、生命的关联与类推第47-53页
  三、循环往复的生命精神第53-57页
第二章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第57-93页
 第一节 与天地参——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第58-73页
  一、仁民爱物——生态道德观第58-61页
  二、俭德辟难——生态资源节用观第61-65页
  三、参赞化育——生态实践观第65-73页
 第二节 俭节则昌——《墨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第73-78页
  一、《墨子》顺天意志的生态思想第74页
  二、《墨子》节用、非攻观的生态思想第74-78页
 第三节 道法自然——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第78-90页
  一、道法自然——生态伦理意识第78-80页
  二、物无贵贱——生态价值观第80-81页
  三、无为而为——生态实践观第81-84页
  四、知和,知常——顺应天道自然秩序第84-87页
  五、知止,知足——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第87-90页
 第四节 一断于法,俭于财用——法家生态伦理思想第90-93页
  一、法家——注重资源保护第90-91页
  二、韩非子——主张节俭,反对奢侈第91-93页
第三章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传统生态美学思想第93-113页
 第一节 上下与天地同流——儒家生态审美观第94-104页
  一、生态美、自然美与山水美第94-96页
  二、桃之夭夭——《诗经》中的自然美第96-98页
  三、仁山智水——比德的生态审美意象第98-101页
  四、天何言哉——比道的生态审美境界第101-104页
 第二节 与物为春——道家的生态审美观第104-110页
  一、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生态美学原则第104-106页
  二、法天贵真——生态审美追求第106-108页
  三、乘物以游心——生态审美的超功利性第108-110页
 第三节 寄情自然——《楚辞》生态审美思想第110-113页
  一、善鸟香草——比德喻人的生态审美思想第110-111页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生态审美境界第111-112页
  三、民神糅合——超自然的生态审美意识第112-113页
第四章 天工开物——传统生态科学思想第113-148页
 第一节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对农业耕作的科学认识第114-135页
  一、务天时,顺天时——传统农耕文明的主导思想第114-116页
  二、节气时令的确定与天文历法、物候学的发展第116-124页
  三、古代对土壤、土地和水的认识与利用第124-132页
  四、对农业耕作的科学认识与实践第132-135页
 第二节 生态学思想的萌芽第135-142页
  一、《诗经》、《楚辞》和《尔雅》对自然生态要素的认识第135-138页
  二、《孟子》对生态系统的认识第138-139页
  三、《荀子》天行有常的生态自然观第139-140页
  四、《管子》中的植物生态学第140-142页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永续利用的思想与实践第142-148页
  一、以时禁发的思想和节制的观点第142-145页
  二、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第145-148页
第五章 自天地之生成,归造化之品汇——先秦园林的生态思想第148-192页
 第一节 早期苑囿的生态主题第149-177页
  一、物质生产基地及生态资源保护第149-152页
  二、水利建设枢纽第152-156页
  三、田猎的场所第156-162页
  四、与天对话的场所第162-167页
  五、教育基地与养老场所第167-177页
 第二节 乐之道归焉——先秦园林生态审美思想第177-192页
  一、园林——承载礼乐文化的综合艺术第177-186页
  二、乐之道归焉——先秦园林生态审美第186-192页
第六章 先秦城市建设及建筑营造的生态思想第192-256页
 第一节 先秦城市建设的生态思想第193-241页
  一、历史沿革第193-199页
  二、城市生态规划思想——国必依山川第199-223页
   (一) 城市选址的环境观第199-204页
   (二) 《周礼》建国制度——量地制邑,度地居民第204-220页
   (三) 《管子》城市生态建设——择地营城,求实重俭第220-223页
  三、实例分析——秦咸阳城市生态建设第223-241页
   (一) 城市选址——被山带河第224-226页
   (二) 城市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天人合一第226-235页
   (三) 城市生态建设核心——园林第235-239页
   (四) 秦咸阳城市生态规划的现实意义第239-241页
 第二节 先秦建筑营造的生态思想第241-256页
  一、建筑材料与结构选择第241-246页
  二、建筑空间形态——庭院所蕴含的生态思想第246-25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56-26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263-264页
附录第264-281页
致谢第281页

论文共2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箍筋约束混凝土异形柱轴压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
下一篇:城市雨水蓄积净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