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理论研究 | 第10-23页 |
| 1 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名的探讨 | 第10页 |
| 2 传统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0-12页 |
| ·骨质疏松症与肾 | 第10-11页 |
| ·骨质疏松症与肝 | 第11页 |
| ·骨质疏松症与脾胃 | 第11-12页 |
| ·骨质疏松症与血瘀 | 第12页 |
| 3 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 | 第12-16页 |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 | 第12-13页 |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效果分析 | 第13-16页 |
| 4 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第16-23页 |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16-20页 |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 第20页 |
|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诊断 | 第20-21页 |
|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 | 第21-23页 |
| 临床研究 | 第23-35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23-27页 |
| ·病例来源 | 第23页 |
| ·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24-25页 |
| ·病例选取标准 | 第25页 |
| ·中医证候评定标准 | 第25-26页 |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6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26-27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 ·治疗方法 | 第27页 |
| ·观察指标 | 第27-28页 |
| 3 技术路线图 | 第28页 |
| 4 观察结果 | 第28-32页 |
|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密度 T 分数对比 | 第28-29页 |
| ·血清钙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水平对比 | 第29页 |
| ·血磷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水平对比 | 第29-30页 |
| ·血碱性磷酸酶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水平对比 | 第30页 |
| ·肝功能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对比 | 第30-31页 |
| ·肾功能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对比 | 第31页 |
|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平均积分对比 | 第31页 |
|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结果的有效率对比 | 第31-32页 |
| 5 讨论 | 第32-35页 |
| ·强骨康疏胶囊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32-33页 |
| ·补肾活血药物对骨密度的影响 | 第33页 |
| ·补肾活血药物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3-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3页 |
| 附录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