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中“双重救济”违法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页 |
| 一、“双反”措施与“双重救济”概述 | 第8-11页 |
| (一) “双反”措施的概念 | 第8-11页 |
| 1. “双反”措施的定义与原理 | 第9-10页 |
| 2. “双反”措施的产生原因 | 第10-11页 |
| (二) “双重救济”的概念 | 第11页 |
| 二、“双反”措施与“双重救济”的关系 | 第11-15页 |
| (一) 出口补贴时的关系 | 第12-13页 |
| (二) 国内补贴时的关系 | 第13页 |
| (三) “双反”措施导致“双重救济”具有普遍性 | 第13-15页 |
| 1. “双反”措施导致“双重救济”的根本原因 | 第14页 |
| 2. 替代国制度与“双重救济”的关系 | 第14-15页 |
| 三、“双反”措施中“双重救济”的违法性 | 第15-23页 |
| (一) 出口补贴的情况 | 第15-16页 |
| 1. 出口补贴下“双重救济”的违法性 | 第15-16页 |
| 2. 仅规定出口补贴的原因分析 | 第16页 |
| (二) 国内补贴的情况 | 第16-23页 |
| 1. DS379一案专家组报告分析 | 第17-19页 |
| 2. DS379一案上诉机构报告分析 | 第19-23页 |
| 四、采取“双反”措施过程中避免“双重救济”的方法 | 第23-25页 |
| (一) 损害幅度调整法 | 第23-25页 |
| 1. 原理分析 | 第24页 |
| 2. 适用方法 | 第24页 |
| 3. 损害幅度的确定 | 第24-25页 |
| 五、中美“双反”贸易争端中我国的应对策略 | 第25-27页 |
| (一) 外部应对策略 | 第25-26页 |
| (二) 内部应对策略 | 第26-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 致谢 | 第32-33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