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发展与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19-36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氢键的八个理论判定标准 | 第20-21页 |
·Frank Weinhold 提出的氢键判定标准 | 第21页 |
·供体的方向性 | 第21页 |
·受体的方向性 | 第21-22页 |
·超共轭相互作用 | 第22-24页 |
·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模型(donor-acceptor) | 第24-26页 |
·理论计算方法简介 | 第26-33页 |
·从头计算方法(ab initio) | 第26-27页 |
·密度泛函方法(DFT) | 第27-28页 |
·B97D 方法 | 第28-30页 |
·自然键轨道(NBO)理论 | 第30页 |
·分子内原子(Atoms in Molecules ,AIM)理论 | 第30-32页 |
·Multiwfn 3.0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有机氟氢键 C-H···F-C 与常规氢键的性质差异 | 第36-58页 |
·前言 | 第36-38页 |
·计算方法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9页 |
·几何参数,振动频率和相互作用的能量 | 第38-40页 |
·电子密度的性质 | 第40-43页 |
·氢键的成键特征和质子受体的方向性 | 第43-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第四章 吡啶与氟代甲烷(CFnH4-n, n=1-3)形成的有机氟弱氢键的理论表征及成键规律的研究 | 第58-73页 |
·前言 | 第58-59页 |
·计算方法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6页 |
·几何结构的优化结构参数、振动频率及相互作用的能量 | 第59-61页 |
·AIM 分析 | 第61-63页 |
·NBO 分析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第五章 气相中小分子复合物形成的分子间纯有机氟氢键C-H···F-C 的理论研究 | 第73-84页 |
·前言 | 第73页 |
·计算方法 | 第73-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80页 |
·几何结构的优化结构参数、振动频率及相互作用的能量 | 第74-75页 |
·AIM 分析 | 第75-77页 |
·NBO 分析 | 第77-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第六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 第84-87页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