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5-16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量化宽松政策的一般分析 | 第17-25页 |
·货币政策 | 第17-18页 |
·量化宽松政策 | 第18-23页 |
·量化宽松政策的概念 | 第18页 |
·量化宽松政策的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量化宽松政策的政策目标 | 第20-21页 |
·量化宽松政策的对内传导机制 | 第21-23页 |
·量化宽松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之间的比较 | 第23-24页 |
·量化宽松政策与传统积极货币政策目标不同 | 第23页 |
·量化宽松政策与传统积极货币政策引导市场利率手段不同 | 第23-24页 |
·量化宽松政策与传统积极货币政策采用工具不同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践 | 第25-31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 | 第25-27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推出的背景 | 第25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推出的原因 | 第25-27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内容与特点 | 第27-29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内容 | 第27-29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特点 | 第29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操作工具创新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的机制 | 第31-34页 |
·量化宽松政策的对外溢出机制 | 第31-32页 |
·收入机制 | 第31页 |
·利率机制 | 第31-32页 |
·相对价格机制 | 第32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的渠道 | 第32-33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 第32-33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货币政策渠道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 第33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资本流动渠道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4-46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34-36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6-38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8-42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利率和汇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9-40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0-42页 |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2-44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政策建议 | 第46-50页 |
·扩大内需和促进出口地区多样化,减少对外依赖 | 第46页 |
·优化出口结构,加速贸易的转型升级 | 第46页 |
·加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 | 第46-47页 |
·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第47页 |
·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 | 第47-48页 |
·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削弱输入性通货膨胀 | 第48页 |
·加强对国际流动资本的监管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1、结论 | 第50页 |
2、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