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一 引言 | 第11-20页 |
1 稻瘟病及稻瘟病菌 | 第11-12页 |
·稻瘟病菌侵染循环 | 第11页 |
·稻瘟病菌致病相关基因 | 第11-12页 |
2 几丁质酶 | 第12-13页 |
·几丁质酶及其分类 | 第12-13页 |
·几丁质酶的结构性质及活性测定方法 | 第13页 |
·几丁质酶的功能及其研究应用 | 第13页 |
3 真菌几丁质酶生物学功能 | 第13-15页 |
·酵母几丁质酶功能研究 | 第13-14页 |
·丝状真菌几丁质酶功能研究 | 第14-15页 |
4 稻瘟病菌几丁质酶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稻瘟病菌几丁质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5页 |
·稻瘟病菌几丁质酶基因功能分析 | 第15-16页 |
5 RNA干扰技术 | 第16-19页 |
·RNAi的发现与研究应用 | 第16-17页 |
·RNAi原理与特点 | 第17页 |
·RNAi作用机制 | 第17页 |
·RNAi特点 | 第17页 |
·RNA干扰在真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进展 | 第17-19页 |
·RNAi发卡结构表达载体应用 | 第17-18页 |
·RNAi双向启动子系统应用 | 第18-19页 |
6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二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1 供试材料 | 第20页 |
·供试菌株 | 第20页 |
·供试植物 | 第20页 |
·供试质粒 | 第20页 |
·生化试剂 | 第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5页 |
·稻瘟病菌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20-21页 |
·PCR反应、酶切和连接反应体系 | 第21页 |
·质粒提取、DNA片段的回收 | 第21页 |
·稻瘟病菌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 | 第21页 |
·粗提稻瘟病菌DNA | 第21页 |
·提取稻瘟病菌总RNA | 第21-22页 |
·反转录RNA | 第22页 |
·荧光实时定量PCR | 第22-23页 |
·转化子的验证 | 第23页 |
·稻瘟病菌表型分析 | 第23-25页 |
·稻瘟病菌菌落形态观察 | 第23页 |
·稻瘟病菌分生孢子相关表型分析 | 第23页 |
·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 | 第23-24页 |
·稻瘟病菌细胞壁敏感性分析 | 第24页 |
·大麦接种实验 | 第24页 |
·水稻致病性鉴定 | 第24页 |
·几丁质分布观察 | 第24-25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25-40页 |
1 RNAi载体的构建与验证 | 第25-26页 |
2 稻瘟病菌几丁质酶家族基因功能分析 | 第26-40页 |
·稻瘟病菌几丁质酶家族基因心Ai突变体PCR验证 | 第26页 |
·RNAi突变体菌落形态观察 | 第26-28页 |
·RNAi突变体孢子形态观察及数量统计 | 第28-30页 |
·RNAi突变体孢子梗观察 | 第30-31页 |
·RNAi突变体分生孢子萌发与附着胞形成 | 第31-33页 |
·RNAi突变体致病性分析 | 第33-35页 |
·RNAi突变体Real-time PCR分析几丁质酶基因表达量 #28 | 第35-37页 |
·RNAi突变体细胞壁几丁质分布观察 | 第37-38页 |
·RNAi突变体细胞壁敏感性分析 | 第38-40页 |
四 小结与讨论 | 第40-42页 |
1 RNA干扰技术在稻瘟病菌基因功能组学中应用 | 第40页 |
2 稻瘟病菌几丁质酶家族基因功能分析 | 第40-42页 |
·稻瘟病菌几丁质酶家族基因与菌落形态、孢子形态和分化发育相关 | 第40页 |
·稻瘟病菌几丁质酶家族基因影响稻瘟病菌菌丝几丁质分布及细胞壁敏感性 | 第40-41页 |
·稻瘟病菌几丁质酶家族基因与其致病性相关 | 第41页 |
·稻瘟病菌几丁质酶家族基因功能冗余 | 第41-42页 |
五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