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3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公共决策 | 第17页 |
·公民参与 | 第17-18页 |
·网络舆论 | 第18-19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把关人”理论 | 第20-23页 |
3 网络舆论影响我国公共决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3-31页 |
·网络舆论影响我国公共决策的现状 | 第23-28页 |
·网络舆论影响我国公共决策的方式 | 第25-26页 |
·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决策的积极影响 | 第26-28页 |
·我国网络舆论影响公共决策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我国网络舆论影响公共决策时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网络舆论影响我国公共决策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9-31页 |
4 国外网络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经验与启示 | 第31-36页 |
·西方国家管理网络舆论的经验 | 第31-33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6页 |
5 改善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决策影响的应对策略 | 第36-42页 |
·从政府视角规范和引导公民参与 | 第36-38页 |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 第36-37页 |
·完善参政程序,保障公民的参与权 | 第37-38页 |
·改进政府决策机制,建设参与回应型政府 | 第38页 |
·培养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意识、态度和能力 | 第38-40页 |
·提高网民文化素质,增强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 第38-39页 |
·培养网络“舆论领袖”,提高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 | 第39-40页 |
·媒体加强技术支持,甄别网络民意的公共性 | 第40-41页 |
·推进网络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法制化进程,予以双向保障 | 第41-42页 |
·提高立法层级,发挥人大效用 | 第41页 |
·跨学科研究,跨学科实践,提高法律法规合理性 | 第41-42页 |
6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