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7页 |
一、论文选题来源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三、相关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5-16页 |
五、创新点以及特色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现代化浪潮中的世界及现代化转型下的中国 | 第17-31页 |
第—节:现代化浪潮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的冲击 | 第17-22页 |
一、起源于西欧并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 | 第17-20页 |
二、当古老而落后的中国遭遇到现代化的冲击 | 第20-22页 |
第二节:外源型现代化背景下市民生活的转变 | 第22-26页 |
一、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城市人口的增多 | 第22-24页 |
二、城市生活的丰富 | 第24-26页 |
第三节:北京独特的城市基因及《晨报》广告的代表性 | 第26-31页 |
一、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 | 第26-27页 |
二、《晨报》广告的代表性分析 | 第27-31页 |
第二章 :从《晨报》广告的内容看民初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 | 第31-68页 |
第一节:拥有新知识与新人格之国民——教育现代化 | 第31-43页 |
一、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第31-32页 |
二、新式学堂对旧私塾的取代 | 第32-41页 |
三、学校之外的教育——演讲会 | 第41-43页 |
第二节:西医、西药疗治下的北京市民——医疗现代化 | 第43-50页 |
一、从质疑到接受——市民对西医、西药态度的转变 | 第43-48页 |
二、广告诉求所反映的实用主义心态 | 第48-50页 |
第三节:从讼棍华丽转身看民初北京法律——法律现代化 | 第50-55页 |
一、律师广告所反映的辩护需求 | 第50-52页 |
二、民初律师的业务范围及市民对法律的关注 | 第52-55页 |
第四节:民国初年北京市民的金融服务——金融现代化 | 第55-59页 |
一、从传统票号到现代银行 | 第55-57页 |
二、股票及保险的出现 | 第57-59页 |
第五节:现代化造就的有闲阶级及其生活——休闲现代化 | 第59-68页 |
一、美容让市民重新发现自己 | 第59-61页 |
二、电气时代改变生活 | 第61-65页 |
三、牛奶西餐的入侵 | 第65-68页 |
第三章 :从《晨报》广告的诉求看民初北京市民的社会心态 | 第68-90页 |
第一节:民族主义的兴起—一广告诉求中的富国、强国心态 | 第68-74页 |
一、通过购买国货彰显爱国——广告中的富国心态 | 第69-71页 |
二、从身体强健到国家强健——广告中的强国心态 | 第71-74页 |
第二节:民初北京市民的致富求利心态 | 第74-76页 |
一、民初北京市民对致富的憧憬 | 第74-76页 |
二、致富求利心态背后的社会转型 | 第76页 |
第三节:民初北京现代信用体系的重建 | 第76-79页 |
一、社会转型下受到冲击信用体系 | 第76-77页 |
二、民初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 | 第77-79页 |
第四节:现代转型过程中北京市民的彷徨、迷茫、自卑 | 第79-90页 |
一、从花柳病广告看过渡时期的道德彷徨 | 第79-84页 |
二、从卜算之风看过渡时期市民对未来的迷茫 | 第84-86页 |
三、从洋货广告看过渡时期市民的崇洋与自卑 | 第86-90页 |
结语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