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学(物理冶金)论文--金属的分析试验(金属材料试验)论文--机械性能(力学性能)试验论文

基于梁弯曲理论的小试样蠕变试验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2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5-16页
   ·蠕变特性的描述方法第16-19页
     ·基于蠕变力学的方法第16-17页
     ·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方法第17-19页
     ·参数外推法第19页
   ·单轴蠕变试验测试材料蠕变性能第19-20页
   ·小试样蠕变试验测试材料蠕变性能第20-29页
     ·小尺寸的单轴试样第21-22页
     ·压痕蠕变试验第22-24页
     ·小冲杆蠕变试验第24-27页
     ·其它小试样蠕变试验方法第27-28页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32页
     ·研究目的第29-3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1-32页
第2章 基于梁弯曲理论的小试样蠕变试验的理论基础第32-56页
   ·引言第32页
   ·传统单轴蠕变试验理论模型第32-33页
   ·三点弯小试样蠕变模型第33-41页
     ·蠕变变形模型第34-37页
     ·蠕变损伤模型第37-41页
   ·悬臂梁小试样蠕变模型第41-45页
     ·蠕变变形模型第41-43页
     ·蠕变损伤模型第43-45页
   ·固支直杆弯曲小试样蠕变模型第45-51页
     ·蠕变变形模型第46-49页
     ·蠕变损伤模型第49页
     ·基于薄膜力学的蠕变断裂应力的转换关系式第49-51页
   ·三点弯和悬臂梁试样结构设计第51-53页
     ·三点弯小试样第51-52页
     ·悬臂梁小试样第52-53页
     ·固支直杆弯曲小试样第53页
   ·小试样等效跨距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3章 小试样蠕变过程的数值模拟第56-81页
   ·引言第56页
   ·蠕变损伤模型及有限元实现第56-59页
     ·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第56页
     ·蠕变损伤本构方程参数的反演过程第56-58页
     ·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在有限元中的实现第58-59页
   ·三点弯小试样蠕变的数值模拟第59-67页
     ·三点弯小试样有限元模型第59-60页
     ·三点弯小试样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第60-66页
     ·小结第66-67页
   ·悬臂梁小试样蠕变的数值模拟第67-73页
     ·悬臂梁小试样有限元模型第67页
     ·悬臂梁小试样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第67-73页
   ·固支直杆弯曲小试样蠕变的数值模拟第73-79页
     ·固支直杆弯曲小试样有限元模型第73页
     ·固支直杆弯曲小试样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第73-79页
     ·小结第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4章 小试样方法评定材料蠕变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第81-108页
   ·引言第81页
   ·大变形对蠕变变形参数测试的影响第81-93页
     ·弯曲小试样蠕变试验方法第81-83页
     ·大变形分析和临界载荷法控制大变形效应第83-85页
     ·有限元模型第85-86页
     ·大变形对三点弯、悬臂梁和圆环试样的影响分析第86-89页
     ·临界载荷确定第89页
     ·蠕变时间对临界载荷的影响第89-91页
     ·试验验证第91-93页
     ·小结第93页
   ·摩擦对弯曲小试样方法评定材料蠕变性能的影响分析第93-101页
     ·小试样蠕变方法中的摩擦因素分析第93-94页
     ·有限元模型第94-96页
     ·小试样蠕变中摩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第96-100页
     ·小结第100-101页
   ·压头对小冲杆和固支直杆弯曲试样评定材料蠕变断裂性能的影响分析第101-107页
     ·压头误差分析第101-102页
     ·有限元模型第102-103页
     ·有限元结果分析第103-106页
     ·小结第106-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5章 小型多试样蠕变试验装置第108-123页
   ·引言第108页
   ·总体设计第108-110页
   ·加载部分设计第110-112页
     ·加载方式第110页
     ·压杆及压头第110-111页
     ·加载系统附加部件第111-112页
   ·试样装夹部分设计第112-115页
     ·圆盘组合夹具第112-114页
     ·立柱第114-115页
   ·加热及温控部分设计第115-116页
     ·高温加热炉第115-116页
     ·温度测量第116页
   ·外部框架设计第116-117页
   ·位移采集系统设计第117-121页
     ·传感器选型第117-118页
     ·数据采集卡第118-119页
     ·位移采集程序设计第119-121页
   ·小型多试样蠕变试验装置总装及调试第121-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6章 小试样预测材料蠕变性能的试验研究第123-144页
   ·引言第123页
   ·三点弯小试样蠕变试验第123-128页
     ·三点弯小试样蠕变试验条件第123-124页
     ·三点弯小试样蠕变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24-125页
     ·三点弯小试样确定Norton本构方程参数第125-126页
     ·三点弯小试样确定K-R损伤本构方程参数第126-127页
     ·三点弯小试样方法测试材料蠕变性能的有效性评价第127-128页
   ·悬臂梁小试样蠕变试验研究第128-133页
     ·悬臂梁小试样蠕变试验条件第128-129页
     ·悬臂梁小试样蠕变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29-131页
     ·悬臂梁小试样确定Norton本构方程参数第131-132页
     ·悬臂梁小试样确定K-R损伤本构方程参数第132页
     ·悬臂梁小试样方法测试材料蠕变性能的有效性评价第132-133页
     ·小结第133页
   ·固支直杆弯曲小试样蠕变试验研究第133-143页
     ·固支直杆弯曲小试样蠕变试验条件第133-135页
     ·固支直杆弯曲小试样蠕变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35-137页
     ·固支直杆弯曲小试样确定Norton本构方程参数第137-138页
     ·固支直杆弯曲小试样确定K-R损伤本构方程参数第138-140页
     ·固支直杆弯曲小试样测试材料蠕变性能的有效性评价第140-141页
     ·薄膜力学方法关联固支直杆弯曲小试样试验数据第141-142页
     ·小结第142-143页
   ·本章小结第143-144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44-147页
   ·总结第144-145页
   ·本文创新之处第145-146页
   ·展望第146-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6页
致谢第156-157页
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介绍第157-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及金属有机光电材料的光学性能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下一篇:带钢边部缺陷在轧制过程中的开裂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