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详细摘要 | 第7-9页 |
| Detailed Abstract | 第9-12页 |
| 目录 | 第12-15页 |
| 1 绪论 | 第15-29页 |
| ·论文背景与意义 | 第15-1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9-26页 |
| ·现象与特征 | 第19-21页 |
| ·数据与方法 | 第21-23页 |
| ·机理与实验 | 第23-24页 |
| ·问题与不足 | 第24-26页 |
|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6-29页 |
| 2 多参数DTS-T方法与LCA耦合模式验证 | 第29-53页 |
| ·LCA耦合框架 | 第29-30页 |
| ·研究背景 | 第29页 |
| ·理论框架 | 第29-30页 |
| ·多参数DTS-T分析方法 | 第30-41页 |
| ·方法思路 | 第30-31页 |
| ·技术流程 | 第31-33页 |
| ·震例检验 | 第33-41页 |
| ·2010-2011年新西兰地震前多参数异常与LCA耦合模式 | 第41-52页 |
| ·构造环境 | 第42-43页 |
| ·热参数分析 | 第43-47页 |
| ·GPS位移分析 | 第47-50页 |
| ·LCA耦合模式 | 第50-52页 |
|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 3 基于同化资料的地震温度异常时空特征分析 | 第53-71页 |
| ·同化数据集介绍 | 第53-59页 |
| ·NCEP/NCAR Reanalysis数据 | 第53-56页 |
| ·NCEP-FNL数据 | 第56-57页 |
| ·MERRA数据 | 第57-59页 |
| ·基于NCEP-FNL数据的地震温度异常逐像元方法 | 第59-63页 |
| ·思路与实现 | 第59-61页 |
| ·检验与验证 | 第61-63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63页 |
| ·基于MERRA数据的2012年意大利地震温度异常分析 | 第63-70页 |
| ·数据与方法 | 第64-65页 |
| ·温度异常时空特征 | 第65-67页 |
| ·多源数据对比分析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4 基于静止卫星的地震红外亮温及线性云异常辨析 | 第71-85页 |
| ·热红外遥感基础与数据 | 第71-76页 |
| ·基本理论 | 第71-72页 |
| ·基本概念 | 第72-73页 |
| ·主要传感器 | 第73页 |
| ·FY-2卫星数据 | 第73-76页 |
| ·基于FY-2数据的玉树地震前热红外亮温与云异常 | 第76-84页 |
| ·研究背景 | 第76-79页 |
| ·辨析过程 | 第79-83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83-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5 地震地表潜热通量与电离层异常的同步性分析 | 第85-97页 |
| ·研究背景 | 第85-88页 |
| ·地表能量平衡 | 第85-86页 |
| ·震前潜热通量异常研究 | 第86-87页 |
| ·震前电离层异常研究 | 第87-88页 |
| ·中国西部地震前地表潜热通量与电离层异常分析 | 第88-95页 |
| ·地表潜热通量异常分析 | 第89-91页 |
| ·电离层异常报道 | 第91-94页 |
| ·异常准同步性认识及其理解 | 第94-95页 |
| ·本章小节 | 第95-97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7-101页 |
| ·结论 | 第97-98页 |
| ·创新 | 第98页 |
| ·展望 | 第98-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3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3页 |
| 学术论文 | 第113-114页 |
| 科研项目 | 第114-115页 |
| 软件著作权 | 第115页 |
| 学术服务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