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印染废水的特点 | 第10页 |
·印染废水的现状 | 第10页 |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0-17页 |
·物理法 | 第11-13页 |
·吸附法 | 第11-12页 |
·膜分离技术 | 第12-13页 |
·磁分离技术 | 第13页 |
·化学法 | 第13-16页 |
·电化学法 | 第13-14页 |
·高级氧化法 | 第14页 |
·光催化氧化法 | 第14-15页 |
·芬顿法及类芬顿氧化法 | 第15页 |
·臭氧氧化法和超声一臭氧联合法 | 第15-16页 |
·生物法 | 第16-17页 |
·微生物处理法 | 第16页 |
·好氧法 | 第16页 |
·厌氧法 | 第16页 |
·好氧-厌氧联合法 | 第16-17页 |
·ZnO/α-Fe_2O_3光催化剂 | 第17-20页 |
·ZnO | 第17-18页 |
·ZnO概述 | 第17页 |
·纳米ZnO的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α-Fe_2O_3 | 第18-20页 |
·α-Fe_20_3概述 | 第18-19页 |
·α-Fe_2O_3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凹凸棒 | 第20-22页 |
·凹凸棒概述 | 第20-21页 |
·凹凸棒负载金属氧化物的研制及应用 | 第21-22页 |
·聚苯胺 | 第22页 |
·相关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坡缕石/磁性铁氧化物/TiO_2复合光催化剂性能实验研究 | 第22-23页 |
·WO_3/Zn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第23页 |
·凹凸棒土负载氧化锌—二氧化钛的制备与性能 | 第23页 |
·ZnO/Fe_2O_3光催化降解苯酚 | 第23-24页 |
·本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4-25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5-30页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5-26页 |
·实验药品 | 第25页 |
·仪器 | 第25-26页 |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26-30页 |
·甲基橙溶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甲基橙储备液的配制 | 第26页 |
·甲基橙标准液的配置 | 第26-27页 |
·甲基橙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7页 |
·亚甲基蓝溶液的配制 | 第27-28页 |
·亚甲基蓝储备液的配制 | 第27页 |
·亚甲基蓝标准液的配置 | 第27-28页 |
·亚甲基蓝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页 |
·ZnO/α-Fe_2O_3/ATP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8-29页 |
·凹凸棒纯化 | 第28页 |
·纳米ZnO/ATP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8-29页 |
·纳米ZnO/α-Fe_2O_3/ATP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9页 |
·PANI-ZnO/α-Fe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9-30页 |
·ZnO/α-Fe_2O_3复合半导体的制备 | 第29页 |
·PAN 1-ZnO/α-Fe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9-30页 |
第3章 纳米ZnO/α-Fe_2O_3/ATP复合材料降解甲基橙 | 第30-40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光催化实验 | 第31页 |
·紫外光下光催化实验 | 第31页 |
·自然光下光催化实验 | 第31页 |
·洗脱实验 | 第31-32页 |
·重复利用实验 | 第3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紫外光下催化结果 | 第32页 |
·自然光下催化结果 | 第32-33页 |
·复合材料的重复利用实验 | 第33页 |
·催化反应后的洗脱实验 | 第33-34页 |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研究 | 第34-35页 |
·ZnO/α-Fe_2O_3/ATP复合材料表面结构分析 | 第35-37页 |
·扫描电镜 | 第35-36页 |
·X射线衍射 | 第36页 |
·红外光谱图 | 第36-37页 |
·ZnO/α-Fe_2O_3/ATP复合材料的催化机理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页 |
·ZnO/α-Fe_2O_3/ATP复合材料的前景 | 第38-40页 |
第4章 聚苯胺改性纳米ZnO/α-Fe_2O_3降解亚甲基蓝 | 第40-46页 |
·前言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PANI-ZnO/α-Fe_2O_3加入量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41页 |
·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41-42页 |
·催化剂效率影响因素及空白对照实验 | 第42-43页 |
·PANI-ZnO/α-Fe_2O_3的SEM形貌分析 | 第43页 |
·PANI-ZnO/α-Fe_2O_3的XRD分析 | 第43-44页 |
·催化效果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页 |
·聚苯胺改性纳米ZnO/α-Fe_2O_3的前景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待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