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松褐天牛寄主选择特性及其幼虫生态位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前言第11-25页
   ·松材线虫发生及研究概述第11-14页
     ·松材线虫生物学特性第11-12页
     ·松材线虫形态及发育特性第12页
     ·松材线虫病症状及机制第12页
     ·防治技术第12-14页
   ·松褐天牛研究概述第14-20页
     ·松褐天牛的形态特征第14-15页
     ·松褐天牛生活史及习性第15-16页
     ·松褐天牛天敌种类群第16-17页
     ·松褐天牛防治措施第17-19页
     ·寄主选择及分布特点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褐梗天牛研究概述第20-21页
     ·褐梗天牛生活史及习性第20-21页
     ·褐梗天牛防治措施第21页
   ·生态位理论第21-23页
     ·生态位概念及发展第21-22页
     ·生态位测度第22-23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5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5-28页
   ·试验区概况第25页
   ·试验地设置第25页
   ·试验材料第25-26页
   ·试验方法第26-27页
     ·成虫补充营养寄主选择行为观察第26页
     ·成虫产卵刻槽的调查第26页
     ·生态位调查第26-27页
   ·数据统计第27-28页
     ·天牛成虫补充营养统计第27页
     ·产卵刻槽统计第27页
     ·生态位调查第27-28页
3 结果分析第28-38页
   ·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寄主选择第28-30页
     ·室内饲养条件下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寄主选择第28页
     ·林间自然条件下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寄主选择第28-30页
   ·松褐天牛成虫产卵的寄主选择第30-35页
     ·在不同胸径、树高寄主上的分布规律第30-33页
     ·在不同树高寄主上的分布第33-34页
     ·在寄主上的水平分布规律第34-35页
   ·松褐天牛幼虫和褐梗天牛幼虫生态位第35-38页
     ·生态位宽度第35-36页
     ·生态位重叠第36-37页
     ·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第37-38页
4 讨论第38-42页
   ·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习性第38页
   ·松褐天牛成虫产卵的寄主选择第38-39页
   ·松褐天牛老熟幼虫生态位第39-42页
5 结论第42-44页
   ·松褐天牛成虫对不同生长状态下的黑松枝条的取食选择第42页
   ·松褐天牛成虫产卵的寄主选择第42页
   ·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老熟幼虫空间生态位的研究第42-44页
6 参考文献第44-52页
7 附图第52-53页
8 致谢第53-54页
9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棉区绿盲蝽抗药性监测及简化防治技术研究
下一篇:欧美杨溃疡病的危害损失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