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基于多核CPU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研发及应用技术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6页
插图索引第16-21页
表格索引第21-22页
缩略语第22-26页
1 绪论第26-50页
   ·研究背景第26-29页
   ·软件无线电概述第29-30页
   ·软件无线电发展历史第30-33页
   ·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第33-35页
     ·宽带/多频段天线第33-34页
     ·高速ADC与DAC第34页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第34-35页
   ·软件无线电研究现状第35-41页
     ·基于可控制硬件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第35-36页
     ·基于可编程硬件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第36-39页
     ·基于通用处理器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第39-41页
   ·软件无线电应用动态第41-43页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第43-47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47-50页
2 基于多核CPU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第50-80页
   ·SORA简介第51页
   ·软件无线电系统需求分析第51-55页
     ·物理层需求分析第52-53页
     ·MAC层需求分析第53-54页
     ·软件无线电平台系统要求第54-55页
   ·SORA架构第55-60页
     ·SORA硬件架构第55-56页
     ·SORA软件架构第56-60页
   ·SORA软件无线电处理技术第60-64页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第61-62页
     ·多核流水线处理技术第62-63页
     ·实时性的支持第63-64页
   ·SORA系统实现第64-71页
     ·硬件结构第64-66页
     ·软件结构第66-70页
     ·性能评估第70-71页
   ·基于SORA的应用:SoftWiFi第71-74页
   ·SoftWiFi系统性能评估第74-78页
     ·实验环境设置第75页
     ·吞吐量测试第75-76页
     ·CPU利用率第76-77页
     ·接收过程各模块CPU利用率第77-78页
   ·SORA扩展应用第78-79页
     ·巨型帧扩展第78-79页
     ·TDMA扩展第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3 基于多核CPU的数字信号编程模型研究第80-114页
   ·CORA架构第81-88页
     ·模块第81-83页
     ·链接(CHANNEL)第83-85页
     ·数据流图第85页
     ·控制流第85-87页
     ·内存模型第87-88页
   ·CORA实现第88-102页
     ·模块的实现第89页
     ·链接(CHANNEL)的实现第89-90页
     ·数据流调度实现第90-94页
     ·并行计算实现第94-102页
   ·CORA性能测试第102-104页
     ·并行处理延迟第102-103页
     ·处理性能比较第103-104页
   ·基于CORA的并行算法第104-111页
     ·FIR滤波器第105-106页
     ·FFT第106-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4页
4 基于SORA实现MIMO系统第114-184页
   ·IEEE 802.11n物理层帧格式第114-121页
     ·L_STF域第115-116页
     ·L_LTF域第116-117页
     ·L_SIG域第117-118页
     ·HT_SIG域第118页
     ·HT_LTF域第118-119页
     ·服务字段(SERVICE)第119-120页
     ·尾比特字段(TAIL)第120页
     ·填充比特(PAD)第120-121页
   ·物理层数据发送过程第121-127页
     ·卷积编码器第121-122页
     ·加扰器第122-123页
     ·数据流分割第123页
     ·数据交织第123-124页
     ·导频子载波第124-125页
     ·QAM调制第125-126页
     ·循环移位第126-127页
   ·物理层数据接收过程第127-149页
     ·帧检测第129-130页
     ·符号同步第130-132页
     ·载波频偏第132-133页
     ·采样时钟频偏第133-134页
     ·频偏追踪第134-135页
     ·频偏补偿第135-136页
     ·MISO信道估计第136-137页
     ·噪声估计第137-138页
     ·MISO信道补偿第138页
     ·MIMO信道估计第138-139页
     ·MIMO信道补偿第139-140页
     ·数据解交织第140-141页
     ·解调器第141-142页
     ·数据流合并第142页
     ·解扰器第142-143页
     ·Viterbi译码第143-149页
     ·CRC32帧校验第149页
   ·物理层各模块实现细节第149-159页
     ·卷积编码:查找表结构第149-151页
     ·扰码器/解扰器:查找表结构第151页
     ·交织/解交织器:查找表结构第151-152页
     ·QAM调制/解调:查找表结构第152-153页
     ·导频载波:查找表结构第153-154页
     ·Viterbi译码器第154-159页
   ·物理层发送过程实现第159-166页
     ·物理层发送数据流图第159-161页
     ·能量归一化第161-162页
     ·数据流图执行方式第162-166页
   ·物理层接收过程实现第166-171页
     ·物理层接收数据流图第166页
     ·数据流图执行方式第166-171页
   ·物理层性能评估第171-181页
     ·发送过程性能评估第171-173页
     ·接收过程性能评估第173-176页
     ·并行Viterbi译码器性能评估第176-181页
   ·本章小结第181-184页
5 WLAN中细粒度信道接入媒体访问控制技术第184-210页
   ·背景与挑战第184-188页
   ·FICA设计第188-198页
     ·符号定时误差的影响第189-190页
     ·FICA物理层结构第190-192页
     ·基于频域竞争信道第192-196页
     ·多AP节点与双向数据传输第196页
     ·多竞争域与隐藏/暴露节点问题第196-198页
     ·性能分析第198页
   ·FICA系统仿真第198-202页
     ·禁用数据帧聚合第198-199页
     ·启用数据帧聚合第199-200页
     ·混合网络流量第200-202页
     ·隐藏终端第202页
   ·FICA系统实现第202-205页
     ·频偏校准第203页
     ·帧检测与同步第203-204页
     ·信道估计与跟踪第204页
     ·载波侦听第204-205页
     ·BAM阈值设定第205页
   ·FICA性能评估第205-209页
     ·符号定时误差第205-207页
     ·物理层信号的可靠性第207页
     ·物理层译码性能第207-209页
   ·本章小结第209-210页
6 总结与展望第210-214页
   ·全文总结第210-212页
   ·问题与展望第212-214页
参考文献第214-220页
作者简历第220-22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224页

论文共2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视点视频编码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多媒体高效多播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