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利弊分析及发展对策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4页
 一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2页
 三 研究写作思路第12-13页
 四 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二章 民间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第14-20页
 一 民间金融的一般含义第14页
 二 民间金融存在的理论分析第14-17页
  (一)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第14-15页
  (二) 二元金融体系结构理论第15-16页
  (三) 信贷配给理论第16-17页
 三 我国民间金融的主要存在形式及运作方式第17-20页
  (一) 民间借贷第17页
  (二) 合会第17页
  (三) 民间集资第17-18页
  (四) 私人钱庄第18页
  (五) 典当行第18页
  (六) 小额信贷第18-19页
  (七) 农村合作基金会第19-20页
第三章 国内外民间金融发展的经验总结第20-26页
 一 温州模式第20-21页
 二 中国台湾第21-22页
 三 孟加拉国第22-26页
第四章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原因第26-32页
 一 我国民间金融的规模第26-27页
 二 我国民间金融的主要特征第27-30页
  (一) 参与者和资金来源的多样性第27-28页
  (二) 民间金融分布的区域性第28页
  (三) 经营的灵活性第28页
  (四) 高于银行利率的弹性利率第28-29页
  (五) 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管理和支持第29-30页
 三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产生与发展的原因第30-32页
  (一) 正规金融机构分布不均,对农村金融缺乏重视第30页
  (二) 大量民间资金闲置第30页
  (三) 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第30-31页
  (四) 民间金融自身的优势第31-32页
第五章 我国民间金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第32-36页
 一 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发展的影响第32-33页
 二 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3-34页
 三 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第34-35页
 四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趋势第35-36页
第六章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利弊分析第36-42页
 一 民间金融不容忽视的优势第36-38页
  (一) 资金需求优势第36页
  (二) 信息成本优势第36-37页
  (三) 信用约束优势第37页
  (四) 交易成本优势第37页
  (五) 利率结构优势第37-38页
  (六) 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第38页
 二 民间金融的负面效应第38-42页
  (一) 民间金融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第38-39页
  (二) 民间金融易滋生违法犯罪活动第39页
  (三) 民间金融缺乏规范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第39-42页
第七章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第42-48页
 一 提高民间金融自身竞争力第42-43页
 二 民间金融“阳光化”、“平等化”、“合法化”第43-44页
 三 建立健全民间金融发展制度第44-48页
  (一) 建立民间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第44-45页
  (二) 健立民间金融存款保险制度第45页
  (三) 建立民间金融信用担保机制第45-46页
  (四) 建立民间金融内部控制机制第46页
  (五) 建立运营监管机制第46-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小额贷款公司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