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绪论 | 第13-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 第13-14页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4-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2、收费权质押的基本概念 | 第18-24页 |
2.1 收费权质押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1 收费权质押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收费权质押与应收账款质押的区别 | 第18-19页 |
2.1.3 收费权质押立法现状 | 第19页 |
2.2 收费权质押的性质探讨 | 第19-20页 |
2.2.1 收费权质押是民事权利质押 | 第19-20页 |
2.2.2 收费权是特殊的财产权质押 | 第20页 |
2.3 收费权质押的构成要件 | 第20-21页 |
2.4 收费权质押的法律效力 | 第21-24页 |
2.4.1 优先受偿权探讨 | 第22页 |
2.4.2 收费权的保全与转质 | 第22-24页 |
3、收费权质押业务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 第24-31页 |
3.1 收费权质押成立要件 | 第24-26页 |
3.1.1 收费权质押的立法体系不完善、制度位阶比较低 | 第24-25页 |
3.1.2 收费权质押的性质和成立要件未有明确的规定 | 第25-26页 |
3.2 质押合同问题探讨 | 第26-27页 |
3.2.1 出质收费权的认定 | 第26页 |
3.2.2 质押合同当事人的问题 | 第26-27页 |
3.2.3 质押期限的问题 | 第27页 |
3.3 银行收费权的重复出质问题 | 第27-29页 |
3.4 质权生效规定不明确,登记部门混乱 | 第29-31页 |
3.4.1 质权登记部门混乱 | 第29-30页 |
3.4.2 登记的程序和形式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 第30-31页 |
4、案例和数据分析 | 第31-38页 |
4.1 案例分析 | 第31-34页 |
4.1.1 案例简介 | 第31-32页 |
4.1.2 案例分析 | 第32-34页 |
4.1.2.1 公路收费权质押登记机构的确定 | 第32页 |
4.1.2.2 公路收费权质押合同问题 | 第32-33页 |
4.1.2.3 银行实现公路收费权的方式 | 第33页 |
4.1.2.4 银行实现公路收费权成功的经验总结 | 第33-34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34-38页 |
4.2.1 收费权质押应用广泛、形式多样,亟待立法解决 | 第36-37页 |
4.2.2 收费权质押仍以传统领域为主,但潜力巨大 | 第37页 |
4.2.3 收费权质押切实有效 | 第37-38页 |
5、银行对收费权质押的法律风险的防范策略 | 第38-43页 |
5.1 银行要积极参与推动司法解释,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38-41页 |
5.1.1 银行要推动收费权质押的立法建设 | 第38-39页 |
5.1.2 促进对收费权质押“物权法定”的讨论 | 第39页 |
5.1.3 促进收费权质押登记公示制度的完善 | 第39-41页 |
5.2 银行认真审查收费权质押贷款合同 | 第41-42页 |
5.2.1 明确收费权质押合同的内容 | 第41页 |
5.2.2 规范收费权估值流程 | 第41-42页 |
5.3 银行有效控制收费权 | 第42-43页 |
6、结论 | 第43-44页 |
6.1 结论 | 第43页 |
6.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件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