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22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铁素营养的现状 | 第10页 |
·铁元素在生理上的重要功能 | 第10-11页 |
·铁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 第11页 |
·植物对铁的吸收和运输 | 第11-13页 |
·植物体内铁的再利用 | 第13页 |
·影响铁吸收的因子 | 第13-16页 |
·植物对缺铁的反应 | 第16-17页 |
·缺铁果树的诊断和防治 | 第17-20页 |
·结语 | 第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3页 |
·不同处理输入二价铁在树体内运输方向及分布 | 第22-23页 |
·试验时间、地点及供试品种 | 第22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2页 |
·高压注射的方法 | 第22页 |
·虹吸输液的方法 | 第22页 |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22-23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3页 |
·虹吸输液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试验时间、地点及供试品种 | 第23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3页 |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23-24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4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肉细胞细胞器结构影响 | 第24-25页 |
·试验时间、地点及供试品种 | 第24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4页 |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24-25页 |
·虹吸输液铁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25-26页 |
·试验时间、地点及供试品种 | 第25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5页 |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25-26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6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第26-27页 |
·试验时间、地点及供试品种 | 第26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6页 |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26-27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7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片质外体铁含量及质外体PH值的影响 | 第27-29页 |
·试验时间、地点及供试品种 | 第27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7页 |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27-28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片H~+-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29-33页 |
·试验时间、地点及供试品种 | 第29页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29页 |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29-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56页 |
·不同处理输入二价铁在树体内运输方向及分布 | 第33-37页 |
·虹吸输液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虹吸输液的复绿情况 | 第37页 |
·虹吸输液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肉细胞细胞器结构影响 | 第39-44页 |
·叶片解剖结构 | 第39页 |
·输铁对叶绿体线粒体超微结构影响 | 第39-44页 |
·虹吸输液铁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44-46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第46-53页 |
·不同处理间光合参数的差异 | 第46-48页 |
·输铁处理每隔15天的光合参数变化趋势 | 第48-49页 |
·不同处理在光合有效辐射梯度下的荧光参数的变化 | 第49-53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片质外体铁含量及质外体PH值的影响 | 第53-54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片质外体铁含量 | 第53页 |
·虹吸输液铁对质外体pH值的影响 | 第53-54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片H~+-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质膜的纯度检验 | 第54页 |
·不同处理对叶片H~+-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6-65页 |
· | 第56-63页 |
·不同处理输入二价铁在树体内运输方向及分布 | 第56-57页 |
·虹吸输液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57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肉细胞细胞器结构影响 | 第57-59页 |
·虹吸输液铁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59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第59-61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片质外体铁含量及质外体pH值的影响 | 第61-62页 |
·虹吸输液铁对叶片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