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及转化为实践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 | 第15-20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含义 | 第15-17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的提出 | 第15-16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概念 | 第16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 | 第16-17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 | 第17-18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功能 | 第18-19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人的思想境界具有提升功能 | 第18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人的价值取向具有导向功能 | 第18页 |
·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给人的行为提供动力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当前我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原因分析 | 第20-23页 |
·当前我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成因 | 第20-22页 |
·社会环境因素 | 第20页 |
·学校教育因素 | 第20-21页 |
·家庭环境因素 | 第21页 |
·学生自身因素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4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由认知到坚信的转化 | 第23-29页 |
·创建和谐社会环境、重塑大学生的科学信仰 | 第23-24页 |
·多元信仰中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 | 第23页 |
·做好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 | 第23-24页 |
·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积极作用 | 第24页 |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24-25页 |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 | 第24-25页 |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 | 第25页 |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 | 第25页 |
·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 第25-26页 |
·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 第26页 |
·把信仰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第一位 | 第26页 |
·加强主体性教育 | 第26-28页 |
·主体性教育对于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义 | 第27页 |
·主体性教育的内容 | 第27-28页 |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实践教育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5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由坚信到坚持的转化 | 第29-32页 |
·历练实现“转化”的内在动力 | 第29-30页 |
·理论学习,为实现“转化”奠定思想基础 | 第29页 |
·学以致用,为全面“转化”提供必要途径 | 第29-30页 |
·创造促进“转化”的外在条件 | 第30-31页 |
·强化社会对“转化”的舆论导向作用 | 第30页 |
·加大社会对“转化”的政策支持力度 | 第30-31页 |
·搭建校园对“转化”的锻炼实践平台 | 第31页 |
·营造家庭对“转化”的重视引导氛围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