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362条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关于刑法第 362 条的罪名 | 第11-15页 |
第一节 本条罪名的不确定性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导致不确定的原因 | 第12-13页 |
第三节 从不确定到确定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关于刑法第 362 条的特征 | 第15-23页 |
第一节 罪状类别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条文性质 | 第18-23页 |
一、 法律拟制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 注意规定的内涵 | 第19-20页 |
三、 本条条文性质的确定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关于刑法第 362 条的适用主体 | 第23-25页 |
第一节 本条主体所涉及的行业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等”字的含义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对于“单位的人员”的理解 | 第25页 |
第四章 关于刑法第 362 条的适用范围 | 第25-29页 |
第一节 特定时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特定行为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特定前提 | 第28-29页 |
第五章 关于刑法第 362 条的不足与完善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本条为刑法分则带来的不和谐 | 第29-33页 |
一、 反客为主的帮助行为 | 第29-30页 |
二、 相互矛盾的两款法条 | 第30-31页 |
三、 无法适用的“事先通谋” | 第31-32页 |
四、 不合情理的罪刑配置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对刑法本条的立法完善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