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原住居民和谐发展的探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9-11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19页
   ·相关概念第11-12页
     ·社区第11页
     ·自然保护区第11-12页
   ·相关理论第12-15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2-13页
     ·环境经济学理论第13页
     ·需要层次理论第13-14页
     ·参与式发展理论第14-15页
   ·国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与案例第15-16页
     ·国外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发展历程第15-16页
     ·国外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发展的研究第16页
   ·国内相关研究的进展与案例第16-19页
     ·国内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的发展进程第16-17页
     ·国内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研究第17-19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9-22页
   ·研究内容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1页
     ·文献分析法第19页
     ·访谈法第19-20页
     ·问卷调查法第20页
     ·统计分析法第20-21页
   ·技术路线第21-22页
4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与原住居民关系的研究调查第22-42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区基本情况第22-24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自然情况第22-23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第23-24页
   ·九寨沟旅游区社区原住居民基本情况分析第24-26页
     ·旅游景区内居民社区概况第24-25页
     ·旅游景区内社会经济概况第25-26页
   ·调查问卷的人口统计特征分析第26-28页
     ·年龄构成第27页
     ·性别比例第27页
     ·文化水平第27-28页
     ·从事职业第28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调查分析第28-39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发展生产经营调查第29-31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发展日常生活调查第31-33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发展社会文化调查第33-36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发展生态环境调查第36-37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发展民主管理调查第37-39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层的调查分析第39-42页
     ·管理者对现有居民利益分配方式态度分析第39-40页
     ·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第40页
     ·管理者与居民的相互关系第40-41页
     ·社区文化发展情况第41-42页
5 九寨沟社区参与旅游概况与和谐发展模式第42-47页
   ·九寨沟社区参与旅游的概况第42-47页
     ·九寨沟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历程第42-43页
     ·九寨沟社区参与旅游的层次第43-44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原著居民和谐发展模式第44-47页
6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原住居民和谐发展的成功点和隐患第47-61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原住居民和谐发展的成功点第47-54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原住居民的经济发展统筹第47-49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原住居民的社会统筹第49-51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原住居民的文化统筹第51-52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原住居民的环境统筹第52-54页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原住居民和谐发展存在的隐患第54-61页
     ·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的矛盾隐患第54-56页
     ·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在日常生活上存在的矛盾隐患第56页
     ·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在社会生活上存在的矛盾隐患第56-58页
     ·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在生态环境上存在的矛盾隐患第58-59页
     ·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在民主管理上存在的矛盾隐患第59-61页
7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原住居民和谐发展的建议第61-67页
   ·发挥品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第61-62页
   ·创新营销手段,逐步引导沟内社区向沟外发展第62页
   ·建全社区居民培训与教育机制,完善激励机制第62-63页
   ·加强文化多样性保护,增强精神文化建设第63-64页
   ·提升景区生态旅游水平,加强居民自觉保护环境意识第64-65页
   ·转变社区工作方式,推进社区管理法制化、标准化第65页
   ·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和谐虚拟社会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1第72-75页
附录2第75-76页
附录3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镉、铜和磷胁迫下水麻生理特性和富集特征研究
下一篇:浓磷酸预处理废棉织品对酶水解糖化和涤纶纤维回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