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导论 | 第8-18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地方人大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 ·强化地方人大监督权的路径选择 | 第12-13页 |
| ·国内外学者对公民监督的研究 | 第13-15页 |
|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创新点与难点 | 第16-17页 |
| ·论文完成的条件和可能性 | 第17-18页 |
| 2. 公民参与人大监督的内在逻辑 | 第18-27页 |
| ·公民参与对强化人大监督刚性的可能性 | 第18-23页 |
| ·人大监督软弱无力原因探究 | 第18-21页 |
| ·公民参与为人大监督提供动力源泉 | 第21-23页 |
| ·公民参与人大监督的法理分析 | 第23-27页 |
| ·人民与人大的关系 | 第23-24页 |
| ·人大与政府的关系 | 第24-25页 |
| ·人民与政府的关系 | 第25-27页 |
| 3. 公民参与人大监督的典型实例——乐清“人民听证”制度 | 第27-36页 |
| ·乐清“人民听证”制度产生的背景 | 第27页 |
| ·乐清“人民听证”制度的形成过程 | 第27-32页 |
| ·乐清“人民听证”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27-28页 |
| ·乐清“人民听证”制度的法理依据 | 第28-29页 |
| ·乐清“人民听证”制度的发展脉路 | 第29-30页 |
| ·乐清“人民听证”制度的运行细则 | 第30-32页 |
| ·乐清“人民听证”制度的创新意义 | 第32-35页 |
| ·乐清“人民听证”制度存在的局限性 | 第35-36页 |
| ·公民参与的广泛性问题 | 第35页 |
| ·公民对政务的知情度问题 | 第35页 |
| ·制度化的可能性问题 | 第35-36页 |
| 4. 公民参与人大监督的制度创新 | 第36-48页 |
| ·乐清“人民听证”制度对强化我国地方人大监督权的启示 | 第36-40页 |
| ·引入公民参与,激发人大活力 | 第36-37页 |
| ·促进政务公开,扩大人民知情权 | 第37-38页 |
| ·提供参与机制,培育公民社会 | 第38-40页 |
| ·构建公民与人大的合作互动机制 | 第40-48页 |
| ·完善“人民听证”制度 | 第41-44页 |
| ·建立“网络监督”平台 | 第44-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 第49-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