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1页 |
Abstract | 第11-1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8-2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25-43页 |
摘要 | 第25页 |
·抗体偶联药物简介 | 第25-27页 |
·抗体 | 第27-29页 |
·抗体的人源化 | 第27页 |
·抗体的小型化 | 第27-28页 |
·抗体的内吞 | 第28页 |
·抗体的突变 | 第28-29页 |
·细胞毒性药物 | 第29-30页 |
·连接物 | 第30-36页 |
·腙连接 | 第30-31页 |
·二硫键连接物 | 第31-32页 |
·肽连接 | 第32-35页 |
·硫醚连接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第二章 小分子药物的改造与鉴定 | 第43-56页 |
·前言 | 第43页 |
·实验材料及基本操作 | 第43-45页 |
·试剂 | 第43-44页 |
·实验动物 | 第44页 |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44-45页 |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45-49页 |
·MC-Val-Cit-PABC-DOX的合成与鉴定 | 第45-47页 |
·DM1的合成与鉴定 | 第47-49页 |
·实验结果 | 第49-52页 |
·MC-Val-Cit-PABC-DOX的合成与鉴定 | 第49-51页 |
·DM1的合成与鉴定 | 第51-52页 |
·实验讨论 | 第52-56页 |
第三章 多种TGLA偶联物的合成与生物学活性研究 | 第56-74页 |
·前言 | 第56页 |
·实验材料 | 第56-60页 |
·细胞株 | 第56页 |
·分子生物学试剂、化学试剂 | 第56-57页 |
·实验仪器 | 第57页 |
·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57-59页 |
·基本操作 | 第59-60页 |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60-65页 |
·TGLA-vcDOX的合成、鉴定和细胞活性研究 | 第60-62页 |
·TGLA-vcMMAE的合成和鉴定 | 第62-63页 |
·TGLA-SPDP-DM1的合成和鉴定 | 第63-64页 |
·TGLA-MCC-DM1的合成和鉴定 | 第64页 |
·TGLA-vcMMAE、TGLA-MCC-DM1、TGLA-SPDP-DM1的细胞活性研究 | 第64-65页 |
·实验结果 | 第65-72页 |
·TGLA-vcDOX的鉴定和细胞活性研究 | 第65-68页 |
·TGLA-vcMMAE的鉴定 | 第68页 |
·TGLA-SPDP-DM1的鉴定 | 第68-70页 |
·TGLA-MCC-DM1的鉴定 | 第70-71页 |
·TGLA-vcMMAE、TGLA-MCC-DM1、TGLA-SPDP-DM1的活性研究 | 第71-72页 |
·讨论 | 第72-74页 |
第四章 OFA-VCMMAE、RTX-VCMMAE和TGLA-VCMMAE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 第74-97页 |
·前言 | 第74页 |
·实验材料 | 第74-78页 |
·分子生物学试剂、化学试剂 | 第74-75页 |
·细胞株 | 第75页 |
·实验动物 | 第75页 |
·实验仪器 | 第75-76页 |
·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76-78页 |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78-82页 |
·Anti-CD20-vcMMAE的制备与分析 | 第78页 |
·抗体及偶联物与CD20阳性WIL2-S细胞的结合检测 | 第78-79页 |
·CDC活性检测 | 第79页 |
·细胞毒性检测 | 第79页 |
·竞争性抑制 | 第79页 |
·内吞检测 | 第79-80页 |
·共聚焦定位抗体偶联药物 | 第80页 |
·细胞凋亡分析 | 第80-82页 |
·体内实验 | 第82页 |
·统计分析 | 第82页 |
·实验结果 | 第82-94页 |
·偶联物基本性质研究 | 第82-86页 |
·检测抗体及偶联物对不同细胞的毒性和凋亡实验 | 第86-90页 |
·内吞实验 | 第90-91页 |
·检测anti-CD20-vcMMAE对WIL2-S的凋亡效应 | 第91-93页 |
·体内抗肿瘤实验 | 第93-94页 |
·讨论 | 第94-97页 |
第五章 2F2(OFA)及其突变体THIO-2F2的表达、纯化和生物活性初步测定 | 第97-125页 |
·前言 | 第97页 |
·实验材料及基本操作 | 第97-102页 |
·质粒、工具酶 | 第97-98页 |
·实验菌株与细胞 | 第98页 |
·实验动物 | 第98页 |
·实验仪器 | 第98页 |
·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98-100页 |
·基本操作 | 第100-102页 |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102-113页 |
·2F2抗体及其突变体Thio-2F2的基因构建 | 第102-110页 |
·2F2与突变体稳定转染CHO,单克隆筛选和表达纯化 | 第110-112页 |
·2F2与突变体的THIO-2F2免疫活性研究 | 第112页 |
·2F2与突变体的CDC活性 | 第112页 |
·原位淋巴瘤模型实验 | 第112-113页 |
·实验结果 | 第113-122页 |
·载体构建 | 第113-117页 |
·Thio-2F2单克隆挑选 | 第117-119页 |
·2F2单克隆挑选 | 第119-120页 |
·2F2与突变体的免疫活性研究 | 第120-121页 |
·2F2与突变体的CDC活性 | 第121-122页 |
·原位淋巴瘤模型实验 | 第122页 |
·讨论 | 第122-125页 |
第六章 THIO-2F2偶联物的合成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 第125-142页 |
·前言 | 第125页 |
·实验材料 | 第125-126页 |
·分子生物学试剂、化学试剂 | 第125页 |
·细胞株 | 第125-126页 |
·实验动物 | 第126页 |
·实验仪器 | 第126页 |
·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126页 |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126-131页 |
·Thio-2F2的偶联物合成 | 第126-128页 |
·抗体及偶联物流式亲和性 | 第128页 |
·抗体及偶联物CDC活性 | 第128页 |
·抗体及偶联物ADCC活性 | 第128-129页 |
·细胞毒性检测 | 第129页 |
·竞争性抑制 | 第129-130页 |
·细胞凋亡分析 | 第130页 |
·皮下淋巴瘤移植实验 | 第130页 |
·统计分析 | 第130-131页 |
·实验结果 | 第131-139页 |
·偶联物基本性质研究 | 第131-134页 |
·亲和性分析 | 第134-135页 |
·CDC活性实验 | 第135-136页 |
·ADCC活性实验 | 第136-137页 |
·细胞毒性检测 | 第137页 |
·竞争性实验 | 第137-138页 |
·细胞流式凋亡分析 | 第138-139页 |
·体内抗肿瘤活性 | 第139页 |
·讨论 | 第139-142页 |
结论 | 第142-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49页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