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射流破碎机理及雾化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我国的能源结构与 SO2污染 | 第9-10页 |
·二氧化硫及酸雨的危害和排放现状 | 第10-11页 |
·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 第11-13页 |
·液柱塔优点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射流雾化机理 | 第16-24页 |
·射流介绍 | 第16页 |
·射流雾化理论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雾化特性的方法 | 第18-22页 |
·雾化液滴颗粒粒径测定方法 | 第18-20页 |
·雾化液滴粒径描述 | 第20-22页 |
·雾化系统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液柱塔柱状射流试验研究 | 第24-37页 |
·引言 | 第24页 |
·试验系统 | 第24-26页 |
·液滴破碎 | 第26页 |
·雾化过程 | 第26-28页 |
·核心射流维持连续液柱长度分析 | 第28-30页 |
·雾化滴径 | 第30-33页 |
·雾化滴径理论分析 | 第30-31页 |
·雾化液滴滴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 | 第31-33页 |
·无液柱射流时液柱塔床层压降 | 第33页 |
·液柱射流时床层压降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最大熵理论预估雾化液滴粒径分布 | 第37-45页 |
·雾化液滴速度/尺寸概率密度分布 | 第37-42页 |
·雾化液滴速度尺寸联合分布预测 | 第42-44页 |
·本章结论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液柱塔塔内气液两相流场数值模拟 | 第45-57页 |
·两相流的模型 | 第45页 |
·FLUENT 流体计算软件及应用简介 | 第45-46页 |
·模型建立 | 第46-53页 |
·基本假设 | 第46-47页 |
·空气流场(连续场)的模拟 | 第47-49页 |
·离散相的模拟 | 第49-51页 |
·雾化液滴颗粒相与气相间的耦合 | 第51页 |
·模型建立 | 第51-53页 |
·空塔时塔内流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3-54页 |
·液柱射流时塔内流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9页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57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