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协调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目录 | 第13-15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7-34页 |
第一节 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 第17-20页 |
一、中医学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 第17-18页 |
二、现代医学对中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 第18-20页 |
第二节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进展 | 第20-25页 |
一、体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 | 第20-21页 |
二、头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 | 第21-22页 |
三、靳三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 | 第22-23页 |
四、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 | 第23页 |
五、各种刺法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 | 第23-25页 |
第三节 现代康复医学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 第25-30页 |
一、现代康复医学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的评定 | 第25-28页 |
二、现代医学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方法 | 第28-30页 |
第四节 头针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一、头针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理论依据 | 第30页 |
二、头针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机理研究 | 第30-31页 |
第五节 阴阳协调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 第31-34页 |
一、阴阳协调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理论依据 | 第31-32页 |
二、阴阳协调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应用 | 第32-33页 |
三、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4-56页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第34-38页 |
一、研究资料 | 第34-36页 |
二、治疗方法 | 第36-37页 |
三、疗效评价 | 第37-38页 |
四、统计分析 | 第38页 |
第二节 临床研究和试验方法 | 第38-50页 |
一、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 | 第38-41页 |
二、研究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41-50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50-56页 |
一、阴阳协调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机理 | 第50-51页 |
二、阴阳协调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 | 第51-52页 |
三、调和阴阳法的选穴依据 | 第52-53页 |
四、临床研究结果及疗效分析 | 第53-55页 |
五、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思路 | 第55页 |
六、创新之处 | 第55-56页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73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