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工作量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矿山环境治理的理论和方法 | 第15-21页 |
| ·矿山环境治理目标与任务 | 第15页 |
| ·矿山环境治理原则 | 第15-16页 |
| ·矿山环境治理理念转变历程 | 第16页 |
| ·国外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模式 | 第16-19页 |
| ·矿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17页 |
| ·保证金和财务担保制度 | 第17页 |
| ·矿地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制度 | 第17-19页 |
| ·环境许可证制度 | 第19页 |
| ·环境监督和检查制度 | 第19页 |
| ·矿山环境治理方法 | 第19-21页 |
| ·加快废弃矿山转型,建立矿山公园,综合治理废弃矿山 | 第19-20页 |
| ·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快矿山环境治理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和主要矿山环境问题 | 第21-33页 |
| ·研究区的地质环境特征 | 第21-29页 |
| ·位置与交通 | 第21页 |
| ·自然地理 | 第21-29页 |
|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 | 第29-33页 |
| ·引发地质灾害 | 第29-31页 |
| ·影响地形地貌景观 | 第31页 |
| ·土地资源的损毁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研究区的环境治理方案设计与实施 | 第33-58页 |
| ·设计依据 | 第33-34页 |
| ·技术文件 | 第33页 |
| ·规程规范 | 第33-34页 |
| ·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34页 |
| ·设计目标 | 第34页 |
| ·设计原则 | 第34页 |
| ·设计参数 | 第34-36页 |
| ·危岩体 | 第34-35页 |
| ·生态绿化 | 第35-36页 |
| ·治理工程总体设计 | 第36-37页 |
| ·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分项设计及技术要求 | 第37-47页 |
| ·工程量汇总 | 第47页 |
| ·树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志碑 | 第47-52页 |
| ·施工组织设计 | 第52-58页 |
| ·施工条件 | 第52页 |
| ·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 | 第52-54页 |
| ·施工总进度 | 第54-55页 |
| ·施工管理与监理 | 第55-58页 |
| 第五章 效益评价 | 第58-59页 |
| ·社会效益评价 | 第58页 |
| ·环境效益评价 | 第58页 |
| ·经济效益 | 第58页 |
| ·减灾效益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页 |
| ·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