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RAQ技术的盐(NaCl)胁迫下黑果枸杞蛋白质组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及植物的适应性 | 第9-11页 |
|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第9-10页 |
| ·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调节机制 | 第10-11页 |
| ·植物蛋白质与抗盐性 | 第11-13页 |
|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植物蛋白质与盐胁迫 | 第12-13页 |
| ·iTRAQ技术 | 第13页 |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3-15页 |
| ·黑果枸杞 | 第15-16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 ·生理生化分析 | 第17-18页 |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17页 |
|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17-18页 |
| ·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 ·对香豆酸含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 ·蛋白质制备 | 第19页 |
| ·iTRAQ实验 | 第19-20页 |
| ·蛋白消化 | 第19页 |
| ·iTRAQ标记 | 第19页 |
| ·强阳离子交换分馏(SCX) | 第19-20页 |
| ·Nano-LC MS/MS | 第20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0-22页 |
| ·质谱数据分析及数据库的选择 | 第20页 |
| ·Mascot搜索、鉴定质量评估及蛋白质定量 | 第20-21页 |
| ·蛋白质功能分类 | 第21-22页 |
| ·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3-39页 |
| ·盐胁迫下黑果枸杞愈伤组织的形态与生理变化 | 第23-26页 |
| ·盐处理对总黄酮和p-香豆酸含量影响 | 第26-28页 |
| ·蛋白鉴定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 ·蛋白鉴定质量评估——肽段匹配误差 | 第28-29页 |
| ·黑果枸杞蛋白质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第29-30页 |
| ·黑果枸杞愈伤组织蛋白质组所有基因功能分类 | 第30-32页 |
| ·黑果枸杞愈伤组织蛋白质定量结果 | 第32-39页 |
| ·差异蛋白的确定 | 第32-33页 |
| ·差异蛋白KEGG pathway分析 | 第33-35页 |
| ·特殊性差异蛋白分析 | 第35-39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 基金资助情况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