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文献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1-13页 |
| ·国内主要文献回顾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页 |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5-17页 |
| 2 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理论分析 | 第17-26页 |
| ·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回顾 | 第17-19页 |
| ·利率渠道 | 第17-18页 |
| ·信贷渠道 | 第18页 |
| ·汇率渠道 | 第18页 |
| ·其他资产价格渠道 | 第18-19页 |
|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 ·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 ·房地产价格的构成及特征 | 第20页 |
| ·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及特点 | 第20-21页 |
| ·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调控机理 | 第21-22页 |
| ·我国货币政策及其调控的发展轨迹 | 第22-24页 |
| ·我国货币政策的政策演变 | 第22-23页 |
| ·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发展轨迹 | 第23-24页 |
| ·构建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分析框架 | 第24-26页 |
| 3 货币政策房地产传导机制的规范分析 | 第26-35页 |
| ·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的分析框架 | 第26页 |
| ·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机理 | 第26-30页 |
| ·利率渠道 | 第26-29页 |
| ·信贷途径 | 第29-30页 |
| ·资产组合效应途径 | 第30页 |
| ·房地产价格影响消费的机理 | 第30-32页 |
| ·财富效应 | 第30-32页 |
| ·对投资支出的影响 | 第32-34页 |
| ·直接投资效应 | 第32-33页 |
| ·托宾 Q 效应 | 第33页 |
|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效应 | 第33-34页 |
| ·对进出口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国际资本流动效应 | 第34页 |
| ·需求推动效应 | 第34页 |
| ·通货膨胀效应 | 第34-35页 |
| 4 货币政策房地产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35-54页 |
| ·实证所用模型介绍—VAR 模型 | 第35页 |
| ·变量选择与数据分析处理 | 第35-41页 |
| ·变量选择及理由 | 第35-36页 |
| ·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平稳性检验 | 第36-41页 |
| ·模型构建与实证结果分析 | 第41-54页 |
| ·我国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1-47页 |
| ·房地产价格对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7-54页 |
| 5 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效应的对策分析 | 第54-58页 |
| ·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 | 第54-55页 |
| ·密切关注房地产的价格波动 | 第54页 |
| ·逐步实现中介目标向利率指标的过渡 | 第54-55页 |
| ·与其他政策有机配合 | 第55页 |
| ·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 | 第55-56页 |
| ·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 第55页 |
| ·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 | 第55-56页 |
| ·构建多元合理的房地产融资渠道 | 第56-57页 |
|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 第56页 |
| ·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56页 |
| ·推行房地产融资租赁 | 第56-57页 |
| ·构建和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措施 | 第57-58页 |
| ·增加金融工具和投资渠道 | 第57页 |
|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