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压变频器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 ·高压变频器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 ·多电平变换器技术 | 第10-13页 |
| ·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变换器 | 第10-11页 |
| ·悬浮电容箝位式多电平变换器 | 第11页 |
| ·串联多电平逆变器 | 第11-13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变频器主回路设计 | 第14-21页 |
| ·H 桥串联多电平高压变频器原理 | 第14-15页 |
| ·功率单元 | 第15-19页 |
| ·整流电路 | 第16-18页 |
| ·逆变电路 | 第18-19页 |
| ·旁路电路构成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DSP 主控单元 | 第21-31页 |
| ·DSP 主控板 | 第23-24页 |
| ·DSP 光纤板 | 第24-25页 |
| ·信号调整板 | 第25-28页 |
| ·DSP 电源板 | 第28-29页 |
| ·DSP 通讯接口板 | 第29页 |
| ·总线转接板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功率单元驱动电路设计 | 第31-39页 |
| ·M57962AL 驱动芯片 | 第31-33页 |
| ·正常导通 | 第32页 |
| ·正常关断 | 第32页 |
| ·过流故障 | 第32-33页 |
| ·驱动板电路 | 第33-39页 |
| ·输入接口 | 第33-34页 |
| ·电源 | 第34页 |
| ·输入侧逻辑 | 第34-35页 |
| ·电源检测电路 | 第35-36页 |
| ·驱动芯片外围电路 | 第36-39页 |
| 第五章 旁路系统设计 | 第39-57页 |
| ·系统概述 | 第39页 |
| ·结构说明 | 第39-40页 |
| ·旁路控制板原理图 | 第40页 |
| ·关键器件选型 | 第40-42页 |
| ·控制系统器件选型 | 第41页 |
| ·光纤通信器件选型 | 第41页 |
| ·驱动级器件选型 | 第41页 |
| ·旁路接触器选型 | 第41-42页 |
| ·三极管及熔断器选型 | 第42页 |
| ·电源方案 | 第42-47页 |
| ·旁路控制板所需电源类型 | 第42-43页 |
| ·旁路控制板电源设计原则 | 第43页 |
| ·电源功率计算 | 第43-47页 |
| ·功能描述 | 第47-49页 |
| ·旁路控制板备份 | 第47页 |
| ·控制功能框图 | 第47-48页 |
| ·旁路板到接触器接线示意图 | 第48页 |
| ·同级功率单元接触器接线 | 第48-49页 |
| ·单元电路分析 | 第49-53页 |
| ·24V 电源检测电路 | 第49页 |
| ·ARM 芯片 | 第49-51页 |
| ·电平转换及复位电路 | 第51页 |
| ·接触器驱动及检测电路 | 第51-52页 |
| ·光纤通信电路 | 第52-53页 |
| ·故障逻辑判断 | 第53-55页 |
| ·板上接口定义 | 第55页 |
| ·板上元件布局 | 第55-56页 |
| ·软件设计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功率单元实验 | 第57-60页 |
| ·功率单元输出波形实验 | 第57页 |
| ·功率单元 IGBT 关断波形 | 第57-60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附录 | 第67-70页 |
| 附录一 设计产品图片 | 第67-68页 |
| 附录二 装配图 | 第68-69页 |
| 附录三 实验设备 | 第69页 |
| 附录四 部分波形图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