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中药材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 第9-11页 |
·分离富集痕量重金属的方法 | 第11-12页 |
·液膜分离法 | 第11页 |
·离子交换分离法 | 第11页 |
·沉淀与共沉淀分离法 | 第11-12页 |
·萃取分离法 | 第12页 |
·分离富集中常用分离材料 | 第12-14页 |
·硅胶 | 第13页 |
·吸附树脂 | 第13页 |
·活性炭 | 第13页 |
·生物藻富集材料 | 第13-14页 |
·纳米材料 | 第14页 |
·介孔材料 | 第14-16页 |
·介孔材料的特性 | 第14-15页 |
·介孔材料的合成 | 第15页 |
·介孔材料的表征与应用 | 第15-16页 |
·本文的立题思想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介孔 Al_2O_3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麻黄和马钱子中的铅 | 第17-25页 |
·实验部分 | 第17-1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7-18页 |
·介孔 Al_2O_3的制备 | 第18-19页 |
·分析方法 | 第1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9-24页 |
·介孔 Al_2O_3的表征 | 第19-21页 |
·酸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21页 |
·吸附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温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22页 |
·洗脱剂的选择 | 第22-23页 |
·洗脱时间的选择 | 第23页 |
·介孔 Al_2O_3静态饱和吸附容量的测定 | 第23页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23-24页 |
·介孔 Al_2O_3的重复利用实验 | 第24页 |
·分析特性 | 第24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24-25页 |
第3章 介孔 Al_2O_3动态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板蓝根和桔梗中的镉 | 第25-31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介孔 Al_2O_3的制备 | 第26页 |
·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29页 |
·溶液酸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27页 |
·流速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洗脱剂及洗脱剂体积的选择 | 第28页 |
·洗脱剂流速对洗脱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介孔 Al_2O_3的重复使用 | 第29页 |
·介孔 Al_2O_3的动态饱和吸附容量 | 第29页 |
·分析特性 | 第29页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29页 |
·样品分析 | 第29-31页 |
第4章 介孔 Al_2O_3负载 PAN 的合成及其对中药材中痕量铜的测定 | 第31-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1-32页 |
·PAN-Al_2O_3介孔材料的制备 | 第32-33页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PAN-Al_2O_3介孔材料负载前后红外图比较 | 第33页 |
·溶液酸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流速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34页 |
·洗脱液的选择 | 第34-35页 |
·洗脱液流速的选择 | 第35页 |
·洗脱液体积的选择 | 第35-36页 |
·PAN-Al_2O_3介孔材料对铜的动态饱和吸附容量 | 第36页 |
·工作曲线和检出限 | 第36页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36-37页 |
·样品分析 | 第37-3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