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东海赤潮区水体缺氧状况的沉积记录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致谢第8-14页
1 绪论第14-28页
   ·近海缺氧区及其成因第14页
   ·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的特点第14-16页
   ·长江口邻近海域缺氧区研究现状第16-17页
   ·缺氧标志物研究综述第17-26页
     ·生物标志物第17-20页
     ·化学和矿物指标第20-23页
     ·标志物的有效性第23-2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6-28页
     ·研究意义第26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6-28页
2 样品采集与年代测定第28-32页
   ·样品采集第28页
   ·柱状样年代测定第28-30页
     ·210Pb 定年原理第28-29页
     ·样品年代测定第29-30页
   ·小结第30-32页
3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分析第32-40页
   ·引言第32-33页
     ·沉积物中化学元素的来源和分布第32页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化学行为和环境意义第32-33页
   ·实验材料第33页
     ·样品处理与保存第33页
     ·实验仪器第33页
   ·实验方法第33-34页
     ·常量元素分析第34页
     ·微量元素分析第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39页
     ·沉积样品中化学元素含量第34页
     ·元素分布特征第34-37页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分布与沉积环境第37-39页
   ·小结第39-40页
4 黄铁矿矿化度(DOP)分析第40-50页
   ·引言第40-41页
   ·实验材料第41页
     ·样品处理与保存第41页
     ·实验仪器和耗材第41页
   ·实验方法第41-45页
     ·铬还原态硫的测定第41-45页
     ·活性铁的测定第45页
     ·黄铁矿矿化度的计算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48页
     ·黄铁矿矿化度的垂直分布第45-46页
     ·黄铁矿矿化度分布规律与沉积环境第46-48页
   ·小结第48-50页
5 细菌色素分析第50-64页
   ·引言第50-51页
   ·实验材料第51-53页
     ·实验菌株第51页
     ·实验仪器及耗材第51-53页
   ·实验方法第53-56页
     ·细菌培养第53页
     ·细菌色素分析第53-56页
     ·沉积物色素分析方法第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3页
     ·绿硫细菌 Chlorobium phaeovibrioides 所产色素分析第56-58页
     ·绿硫细菌 Prosthecochloris vibrioformis 所产色素分析第58-60页
     ·柱状沉积物色素分析第60-61页
     ·讨论第61-63页
   ·小结第63-64页
6 全文讨论与结论第64-66页
   ·全文讨论第64页
   ·结论第64-65页
   ·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建议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附录 1第74-76页
附录 2第76-78页
作者简历第78-80页
文章发表及撰写情况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典型贝类增养殖海域藻毒素组成、分布状况及贝类染毒特征分析
下一篇:渤海西南岸全新世大暖期最大海侵线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