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现代哲学(1919年~)论文

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大众实践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研究的背景第13页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有待研究的问题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有待研究的问题第16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创新之处第16-19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重难点与创新点第18-1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9-21页
第2章 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第21-33页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第21-24页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提出第21页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意义与不足第22-24页
   ·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第24-31页
     ·中国哲学的界定第24页
     ·儒、道的核心要义第24-29页
     ·创学视野下的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内涵第29-3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31-33页
第3章 当代新儒家与新道家的理论建设与发展第33-59页
   ·当代新儒家第33-44页
     ·熊十力:“新唯识论”第33-37页
     ·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第37-40页
     ·林安梧:“存有三态论”第40-44页
   ·当代新道家第44-53页
     ·董光璧:道实论、生成论、循环论和无为论第45-47页
     ·李约瑟:道家思想的世界意义第47-48页
     ·汤川秀树:道家思想的现代性第48-50页
     ·卡普拉:道家思想的生态智慧第50-53页
   ·评析与思考第53-5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7-59页
第4章 综创家的理论建设与发展第59-81页
   ·张岱年的综合创新论第59-65页
     ·综创论的起与承第60-63页
     ·综创论的转与合第63-65页
   ·“综创论”的“接着讲” ——创学第65-76页
     ·创学的生成之路:生生之源、生生之寻、生生之创第66-68页
     ·“创学”视野之下的创造观、天人观、价值观、思维观第68-76页
   ·评析与启示第76-7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9-81页
第5章 中国哲学的大众实践第81-93页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第81-84页
     ·实践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基本的观点第81-82页
     ·实践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先的基本的观点第82-83页
     ·实践是回归现实生活的观点第83-84页
   ·中国哲学的大众实践第84-91页
     ·回归现实生活:中国哲学实践观第84页
     ·大众化:中国哲学的实践的检验标准第84-86页
     ·道:中国哲学特有的实践指向第86-9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91-93页
第6章 儒家大众实践的典范第93-109页
   ·平民学者的风采——王艮第93-99页
     ·生平、求学及其著作第93-96页
     ·代表性的思想观点第96-99页
   ·王艮的“百姓日用之学”的思想演进第99-102页
     ·“百姓日用即道”的内涵第99-101页
     ·在百姓日用中寻道第101页
     ·在百姓日用中传道第101-102页
   ·王艮“百姓日用之学”的思想对当今中国哲学建设启示第102-107页
     ·评析第103页
     ·启示第103-10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07-109页
第7章 综合创新论指导下创学的大众实践之路第109-131页
   ·愿景构想——中华文化大学第109-116页
     ·修养篇:明明德与心灵境界第109-112页
     ·体验篇:亲民与大众实践第112-114页
     ·达用篇:止于至善与创造之道第114-116页
   ·实践阵地——中华文化大学堂第116-122页
     ·传播内容的新意——创学与儒释道学齐举第117-118页
     ·传播方法的特色——意会知识与言传知识并重第118-119页
     ·学子与大众同修的模式探索第119-122页
   ·课堂试点——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课改革为例第122-129页
     ·教学内容的创新:“创学”理念的融入第123-124页
     ·教学模式的选择:以互动性、开放性、体验性为目标第124-127页
     ·教学课程的考核:对道的感悟第127-12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29-131页
总结与展望第131-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3页
致谢第143-14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调控镊钴基纳米材料及纳米基因载体的自噬效应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信息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