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7-31页 |
·二维高频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 | 第20-22页 |
·二维高频灰阶超声 | 第20-21页 |
·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 | 第21-22页 |
·超声新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 第22-31页 |
·乳腺计算机辅助诊断(B-CAD)技术 | 第22页 |
·三维超声重建技术 | 第22-24页 |
·介入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乳腺超声造影 | 第25-28页 |
·乳腺弹性成像技术 | 第28-31页 |
第2章 引言 | 第31-35页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第35-38页 |
·一般资料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38页 |
·BI-RADS 分级标准 | 第35-36页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第36-37页 |
·免疫组化 | 第37页 |
·统计方法与指标 | 第37-38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8-4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7-63页 |
·乳腺 BI-RADS3-5 级在乳腺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 第47-50页 |
·乳腺 BI-RADS3、5 级肿块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差异分析 | 第47-49页 |
·乳腺 BI-RADS3、5 级肿块检测结果的诊断价值 | 第49-50页 |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 | 第50-55页 |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学基础 | 第50-53页 |
·超声显示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对临床诊治的重要性 | 第53-55页 |
·HER-2 与 EGFR 在乳腺癌中表达意义 | 第55-63页 |
·Her-2 | 第55-57页 |
·EGFR | 第57页 |
·评价 HER-2 及 EGFR 的方法 | 第57页 |
·超声征象与 HER-2 及 EGFR 表达相关性 | 第57-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5页 |
附图 | 第65-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