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大豆病虫害论文

抗高效氯氟氰菊酯大豆蚜羧酸酯酶生化及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4页
 1 大豆蚜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第12页
   ·大豆蚜生物学特性第12页
   ·大豆蚜的危害第12页
 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第12-14页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简介第12-13页
   ·拟除虫菊酯作用方式和毒理学第13-14页
 3 昆虫抗药性研究进展第14-18页
   ·体壁穿透性下降第14页
   ·代谢抗性第14-16页
   ·靶标抗性第16-18页
 4 酯酶和昆虫抗药性关系的分子机制第18-21页
   ·酯酶基因突变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第18-19页
   ·酯酶基因扩增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第19-21页
   ·酯酶基因上调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第21页
 5 蚜虫拟除虫菊酯抗性机制研究进展第21-23页
   ·棉蚜拟除虫菊酯抗性机制第22页
   ·桃蚜拟除虫菊酯抗性机制第22-23页
   ·大豆蚜拟除虫菊酯抗性机制第23页
 6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大豆蚜高效氟氯氰菊酯抗性品系筛选第24-2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供试昆虫第24页
   ·供试药剂和材料第24页
   ·大豆蚜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品系筛选第24-25页
   ·毒力测定第25页
 2 大豆蚜抗性品系筛选结果第25-26页
 3 分析第26-27页
第三章 大豆蚜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品系交互抗性谱的测定与研究第27-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供试昆虫第27页
   ·供试材料第27页
   ·毒力测定第27-28页
 2 结果第28-31页
   ·抗性品系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谱第28-29页
   ·抗性品系与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谱第29页
   ·抗性品系与吡咯(吡唑)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谱第29-30页
   ·抗性品系与氯化烟酰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谱第30-31页
   ·抗性品系与苯甲酰苯脲类、大环内酯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谱第31页
 3 小结与讨论第31-34页
第四章 大豆蚜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品系羧酸酯酶生化特性第34-4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4-37页
   ·供试蚜虫第34页
   ·供试试剂第34页
   ·主要仪器第34页
   ·羧酸酯酶比活力的测定第34-35页
   ·羧酸酯酶米式常数(K_m)和最大反应速度(V_(max))的测定第35-36页
   ·蛋白标准曲线的测定第36-37页
 2 结果第37-40页
   ·蛋白浓度标准曲线第37页
   ·大豆蚜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羧酸酯酶比活力的测定结果第37-38页
   ·大豆蚜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羧酸酯酶米式常数(K_m)的测定第38-39页
   ·大豆蚜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羧酸酯酶最大反应速度(V_(max))的测定结果第39-40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0-42页
第五章 大豆蚜高效氟氯氰菊酯抗性品系羧酸酯酶分子机制研究第42-5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2-45页
   ·供试昆虫第42页
   ·主要仪器第42页
   ·主要试剂第42页
   ·DNA的提取第42-43页
   ·总RNA的提取第43页
   ·RNA的纯化第43页
   ·RNA反转录第43-44页
   ·引物设计第44页
   ·Q-PCR反应第44-45页
 2 实验结果第45-49页
   ·总DNA的提取第45页
   ·总RNA的提取与纯化第45-46页
   ·两个品系羧酸酯酶基因和E4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比较第46-47页
   ·两个品系羧酸酯酶基因和E4基因DNA拷贝数的比较第47-49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9-50页
第六章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4页
作者简介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滑刀式缺口圆盘开沟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下一篇: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滞育相关蛋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