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能源情况简介 | 第11-13页 |
·世界和我国面临的能源挑战 | 第11-12页 |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 第12-13页 |
·生物质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 | 第13页 |
·木质纤维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 第13-15页 |
·一般木质纤维的结构 | 第13-14页 |
·竹质纤维结构特征 | 第14-15页 |
·木质纤维生物质的预处理 | 第15-20页 |
·物理法 | 第15-16页 |
·化学法 | 第16-17页 |
·物理化学法 | 第17-18页 |
·生物法 | 第18-19页 |
·国内外对竹子利用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纤维素酶系统及其作用机制 | 第20-22页 |
·纤维素酶的生产菌种 | 第20页 |
·真菌纤维素酶系统的组成与作用机制 | 第20-21页 |
·影响纤维素酶解的因素 | 第21-22页 |
·木质纤维生物质生物转化乙醇工艺 | 第22-26页 |
·直接发酵法 | 第22页 |
·分步水解糖化发酵 | 第22-23页 |
·同步糖化发酵 | 第23-25页 |
·同步糖化共发酵 | 第25-26页 |
·非等温同步糖化发酵(NSSF) | 第26页 |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6-29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6-27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竹纤维蒸汽爆破预处理的研究 | 第29-46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竹子进行预处理 | 第29-30页 |
·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5页 |
·蒸汽爆破单因素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2-38页 |
·爆破压力与保持压力时间(保压时间)共同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8-42页 |
·比较爆破渣样品酶解效果 | 第42-43页 |
·电镜扫描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混合纤维素酶水解竹爆破渣条件的研究 | 第46-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菌种与培养基 | 第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蒸汽爆破预处理 | 第48页 |
·里氏木霉A13和黑曲霉C112产粗酶液的超滤浓缩 | 第48页 |
·单因素酶解竹爆破渣条件的研究 | 第48页 |
·正交试验 | 第48页 |
·发酵罐对竹子酶水解进行放大验证实验 | 第48页 |
·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8页 |
·烘干竹子化学组分 | 第49-50页 |
·单因素实验对竹子酶解的研究 | 第50-56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56-58页 |
·酶解竹爆破渣的发酵罐放大验证实验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竹爆破渣混合菌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研究 | 第60-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原料 | 第60页 |
·蒸汽爆破 | 第60页 |
·菌种与培养基 | 第60-61页 |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试验方法 | 第61-63页 |
·蒸汽爆破预处理 | 第61页 |
·酶液的超滤浓缩 | 第61页 |
·分步糖化共发酵 | 第61页 |
·同步糖化共发酵 | 第61-62页 |
·混合酶对竹子发酵的发酵罐放大实验 | 第62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62-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71页 |
·竹爆破渣分步糖化共发酵 | 第63-65页 |
·竹爆破渣同步糖化共发酵 | 第65-69页 |
·混合酶混合菌对竹子发酵的发酵罐放大实验 | 第69页 |
·发酵后残渣成分分析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2-75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讨论 | 第73-74页 |
·创新点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7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