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球毛壳ND35菌株的促生、抗病和抗旱作用及机制初探

符号说明第1-5页
目录第5-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前言第13-25页
   ·生物防治概述第13-14页
   ·生物防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第14-15页
   ·内生真菌概况第15页
   ·内生真菌的生物防治作用机制第15-20页
     ·内生真菌产生生理活性物质第16-18页
     ·内生真菌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第18页
     ·内生真菌与病原菌的竞争作用及对病原菌的重寄生作用第18-19页
     ·内生真菌对植物抗性的提高第19-20页
   ·毛壳菌概述第20-21页
   ·球毛壳ND35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展望第23-25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5-34页
   ·实验材料第25-27页
     ·供试植物和菌种第25页
     ·培养基及基质第25-26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26-27页
   ·试验方法第27-34页
     ·球毛壳ND35对植物的促生效果的研究第27-28页
       ·球毛壳ND35对核桃的促生效果第27页
       ·球毛壳ND35对板栗的促生效果第27-28页
       ·球毛壳ND35对拟南芥的促生效果第28页
     ·球毛壳ND35次生代谢物的萃取和检测第28-30页
       ·球毛壳ND35粗提液中赤霉素(GA)的检测第28页
       ·球毛壳ND35粗提液中麦角甾醇(Ergostero1)的检测第28-29页
       ·球毛壳ND35粗提液中玉米素(Zeatin)的检测第29页
       ·球毛壳ND35粗提液中吲哚丁酸(IBA)的检测第29页
       ·球毛壳ND35中麦角甾醇提取物对植物的促生作用第29页
       ·球毛壳ND35中赤霉素提取物对植物的促生作用第29-30页
     ·抗病防御酶活性检测第30-31页
       ·杨树组培苗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第30页
       ·杨树组培苗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第30页
       ·杨树组培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第30-31页
     ·球毛壳ND35对杨树组培苗抗病效果检测第31页
     ·植物接种球毛壳ND35后的抗旱性指标检测第31-34页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第31-32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检测第32页
       ·游离脯氨酸的检测第32-3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4-50页
   ·球毛壳ND35对植物的促进作用第34-37页
     ·球毛壳ND35对核桃和板栗苗高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第34-36页
     ·球毛壳ND35对拟南芥的促生效果第36-37页
   ·球毛壳ND35粗提液中各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及促生检测第37-44页
     ·球毛壳ND35粗提液中各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第37-41页
     ·球毛壳ND35粗提液中部分物质的促生检测第41-44页
       ·球毛壳ND35中麦角甾醇提取物对黄瓜的促进作用第41-42页
       ·球毛壳ND35中赤霉素提取物对黄瓜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第42-44页
   ·球毛壳ND35对杨树组培苗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第44-47页
   ·球毛壳ND35对杨树组培苗的抗病效果第47页
   ·球毛壳ND35对植物干旱抗性的影响第47-50页
4 讨论与分析第50-52页
   ·球毛壳ND35及其发酵产物对植物的促生作用第50页
   ·球毛壳ND35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物扩展检测第50-51页
   ·球毛壳ND35对植物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球毛壳ND35对植物抗病性及抗旱性作用第52页
5 结论第52-54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附图第61-66页
致谢第66-67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SR的玉米、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IA)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下一篇:耐热真菌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