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池储能电站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2章 电池储能电站结构及运行特性 | 第18-33页 |
| ·兆瓦级储能电站系统结构 | 第18-20页 |
| ·兆瓦级储能电站系统介绍 | 第18-19页 |
| ·ATL 1MW储能系统结构 | 第19-20页 |
| ·大型电池储能电站仿真建模 | 第20-28页 |
| ·锂离子电池模型 | 第21-22页 |
| ·逆变器控制方式 | 第22-28页 |
| ·电池储能电站故障特性 | 第28-32页 |
| ·PQ模式下配电网故障时储能电站的运行特性 | 第28-30页 |
| ·v/f模式下配电网故障时储能电站的运行特性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研究 | 第33-44页 |
| ·电池储能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简介 | 第33-34页 |
| ·直流系统侧不同接地方式下的极地故障特点 | 第34-36页 |
| ·直流系统不接地方式下的极地故障特点 | 第34-35页 |
| ·直流系统经电池组中点接地方式下的极地故障特点 | 第35-36页 |
| ·直流系统经电池组负极接地方式下的极地故障特点 | 第36页 |
| ·直流侧非金属性短路时的故障特点 | 第36-38页 |
| ·正极连接线发生经过渡电阻短路时的故障特点 | 第36-37页 |
| ·负极连接线发生经过渡电阻短路时的故障特点 | 第37-38页 |
| ·不同接地方式下稳态运行分析和接地方式选取原则 | 第38-40页 |
| ·不同接地方式下储能电站的稳态运行分析 | 第38-39页 |
| ·储能电站接地方式选取原则 | 第39-40页 |
| ·电池储能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方式仿真分析 | 第40-43页 |
| ·仿真系统及参数 | 第40页 |
|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大型电池储能电站保护配置 | 第44-62页 |
| ·大型电池储能电站保护分区 | 第44-45页 |
| ·直流系统故障分析和保护配置 | 第45-55页 |
| ·交流系统故障对直流系统的影响分析 | 第45-48页 |
| ·极间故障分析和保护方案 | 第48-52页 |
| ·极地故障分析和保护方案 | 第52-55页 |
| ·电池储能电站直流系统故障及保护仿真 | 第55-61页 |
| ·仿真系统和参数 | 第55-56页 |
|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56-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5章 电池储能电站削峰填谷方式 | 第62-71页 |
| ·概述 | 第62-63页 |
| ·电池储能电站削峰填谷算法 | 第63-66页 |
| ·典型算法 | 第63页 |
| ·基于恒功率充放电方式的削峰填谷方法 | 第63-64页 |
| ·基于功率差充放电方式的削峰填谷方法 | 第64-66页 |
| ·实际削峰填谷示例 | 第66-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1-73页 |
| ·总结 | 第71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