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策略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第2章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概述 | 第12-24页 |
| ·超临界机组特性 | 第12-16页 |
| ·技术特性 | 第12-13页 |
| ·超临界机组静态特性分析 | 第13-14页 |
| ·超临界机组动态特性分析 | 第14-16页 |
|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特点 | 第16-19页 |
| ·直流炉汽水分界面不固定 | 第17-18页 |
| ·锅炉启动系统较汽包炉复杂 | 第18页 |
|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控制难度增大 | 第18-19页 |
| ·超临界机组控制系统策略分析 | 第19-23页 |
| ·燃水比的控制 | 第19-20页 |
| ·风煤交叉限制和煤水交叉限制 | 第20页 |
| ·汽水分离器水位控制 | 第20页 |
| ·机、炉协调控制运行方式 | 第20-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定州电厂4号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 | 第24-38页 |
| ·控制系统简介 | 第24-25页 |
| ·负荷控制回路 | 第25-27页 |
| ·负荷指令控制回路 | 第25-26页 |
| ·最大最小值限制回路 | 第26页 |
| ·负荷指令变化率限制回路 | 第26-27页 |
| ·快速减负荷RB控制回路 | 第27-29页 |
| ·最大允许力计算回路 | 第27-28页 |
| ·RB激活回路 | 第28页 |
| ·RB速率限制 | 第28-29页 |
| ·最小允许负荷的计算 | 第29页 |
| ·RB的复位 | 第29页 |
| ·频率校正控制回路 | 第29-30页 |
| ·压力设定值回路 | 第30-32页 |
| ·压力设定值的生成 | 第30-31页 |
| ·压力设定值的无扰切换 | 第31-32页 |
| ·特殊工况时的压力设定值 | 第32页 |
| ·主汽压力偏离报警 | 第32页 |
| ·锅炉主控 | 第32-35页 |
| ·协调控制模式 | 第32-33页 |
| ·锅炉跟随(BF)方式 | 第33-34页 |
| ·特殊工况 | 第34-35页 |
| ·汽机主控 | 第35-36页 |
| ·热值校正回路 | 第36-37页 |
| ·燃料主控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定州电厂4号机组控制系统优化 | 第38-47页 |
| ·定州电厂4号机组热值校正控制系统优化 | 第38-42页 |
| ·机组背压对热值所产生的影响 | 第38-41页 |
| ·热值校正方案 | 第41页 |
| ·热值校正系统优化效果 | 第41-42页 |
| ·定州电厂4号机组AGC控制系统优化 | 第42-46页 |
| ·煤水比控制优化 | 第42-43页 |
| ·滑压设定值计算回路优化 | 第43-44页 |
| ·滑压速率控制回路优化 | 第44-45页 |
| ·锅炉主控优化 | 第45-46页 |
| ·风煤交叉限制回路优化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定州电厂4号机组AGC优化投运效果 | 第47-53页 |
| ·热值校正系统优化效果 | 第47-48页 |
| ·AGC控制系统系统优化效果 | 第48-53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