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
图表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9-1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 第12-20页 |
·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 | 第12-14页 |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 第12-13页 |
·古典经济学货币需求理论评述 | 第13-14页 |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 第14-15页 |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 第15-18页 |
·存货理论方法 | 第15-16页 |
·货币预防性需求方法 | 第16页 |
·货币作为资产的方法 | 第16-17页 |
·消费者需求理论方法 | 第17-18页 |
·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货币需求实证分析综述 | 第20-29页 |
·国外货币需求实证研究 | 第20-25页 |
·局部调整模型(PAM) | 第21-22页 |
·缓冲存货模型(BSM) | 第22-24页 |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ECM) | 第24-25页 |
·国内货币需求实证研究 | 第25-27页 |
·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确定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我国货币需求模型变量选择 | 第29-38页 |
·货币层次 | 第29-30页 |
·规模变量 | 第30-33页 |
·机会成本变量 | 第33-35页 |
·其他变量 | 第35-36页 |
·对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我国货币需求实证分析 | 第38-54页 |
·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8-41页 |
·单整阶数 | 第38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38-40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0-41页 |
·协整分析 | 第41-44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44-46页 |
·稳定性检验 | 第46-51页 |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51-54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4-58页 |
·结论 | 第54页 |
·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