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能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 第17-23页 |
·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 第17-19页 |
·能源的定义 | 第17页 |
·能源的分类 | 第17-19页 |
·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 第19-23页 |
·农业文明:建立在柴薪燃烧上的绿色文明 | 第20页 |
·第一次工业革命:“黑色黄金”成为主角 | 第20-21页 |
·“电气时代”:石油能源开启的新纪元 | 第21页 |
·新能源兴起:不可逆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能源政策由强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战略转变 | 第23-37页 |
·人类能源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 第23-27页 |
·固体废物破坏地表生态环境 | 第23-24页 |
·化石能源燃烧造成空气污染 | 第24-25页 |
·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起全球暖化 | 第25-27页 |
·发达国家已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与能源使用控制措施 | 第27-29页 |
·美国:应对石油危机,加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第27页 |
·英国:构建低碳社会,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 第27-28页 |
·日本:提高能源效率,推进能源多元化战略 | 第28-29页 |
·我国能源强度控制向能源总量控制的战略转变 | 第29-37页 |
·能源强度控制是我国优化能源配置的客观要求 | 第29-32页 |
·能源总量控制是下一阶段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 | 第32-37页 |
第四章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 第37-52页 |
·传统观念使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难以实现 | 第37-41页 |
·传统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速 | 第37-39页 |
·转型时期不合理的能源消费观 | 第39-41页 |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让能耗总量在短期内难以控制 | 第41-47页 |
·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特点 | 第42-44页 |
·产业能耗区域间分布不均衡 | 第44-47页 |
·较为落后的技术制约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 第47-49页 |
·部分产业领域的能源技术提升空间有限 | 第47-48页 |
·能源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 | 第48-49页 |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过程中的管理因素亟需解决 | 第49-52页 |
·区域间存在能源消费指标争夺的冲突 | 第49-50页 |
·能源价格管制体系造成市场机制失灵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实施路径和方法 | 第52-64页 |
·浙江省能源消费基础分析 | 第53-54页 |
·能源资源短缺 | 第53页 |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53-54页 |
·能源结构失衡 | 第54页 |
·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和控制目标 | 第54-59页 |
·浙江省未来10-20年能源消费总量预测 | 第54-57页 |
·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目标设置 | 第57-59页 |
·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分解与评价方法 | 第59-62页 |
·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分解 | 第59-61页 |
·浙江省能源总量的控制目标的评价考核方法 | 第61-62页 |
·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长效管理与保障机制 | 第62-64页 |
·形成能耗总量控制的意识与责任感 | 第62页 |
·建立能耗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62页 |
·完善能耗总量控制的行业监督机制 | 第62-64页 |
第六章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几点思考 | 第64-68页 |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统筹协调地区发展 | 第64-65页 |
·限制高耗能、低附加值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 第65页 |
·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消费多元化 | 第65-66页 |
·健全市场准入机制,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 | 第66页 |
·促进生产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第66-68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