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7页 |
图目录 | 第17-18页 |
表目录 | 第18-19页 |
1. 导论 | 第19-28页 |
·选题背景 | 第19-22页 |
·基于现实层面的考察 | 第19-21页 |
·基于理论层面的考察 | 第21页 |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3页 |
·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第25-28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25-27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27-2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8-67页 |
·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理论 | 第28-31页 |
·城市的产生 | 第28-29页 |
·城市地区的发展 | 第29-30页 |
·城市未来的发展 | 第30-31页 |
·西方学者对城市群演进的研究 | 第31-42页 |
·对城市群演进的空间组织形态研究 | 第31-37页 |
·对城市群演进的理论研究 | 第37-42页 |
·我国学者对城市群演进的研究 | 第42-63页 |
·对城市群概念等基本问题的研究 | 第42-55页 |
·对国外城市群演进规律及经验的研究 | 第55-56页 |
·对城市群演进的重要理论研究 | 第56-58页 |
·对城市群空间结构演进的研究 | 第58-60页 |
·对城市群演进动力机制的研究 | 第60-62页 |
·对国内特定城市群演进的分析 | 第62页 |
·促进城市群演进的政策建议 | 第62-63页 |
·文献简评 | 第63-67页 |
·对国外研究文献的简评 | 第63-64页 |
·对国内研究文献的简评 | 第64-65页 |
·对我国城市群演进研究的思考 | 第65-67页 |
3. 城市群演进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67-95页 |
·城市群概念等基本问题研究 | 第67-77页 |
·城市群概念界定及辨析 | 第67-73页 |
·城市群特征 | 第73-75页 |
·城市群形成条件 | 第75-76页 |
·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 | 第76-77页 |
·城市群演进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发展阶段 | 第77-80页 |
·城市群演进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 第77-79页 |
·城市群演进的阶段 | 第79-80页 |
·城市群演进的理论基础:以空间经济学为重点 | 第80-91页 |
·空间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 第81-83页 |
·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模型 | 第83-87页 |
·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结论 | 第87-89页 |
·空间经济学对城市群演进研究的理论启示 | 第89-91页 |
·中国城市群演进的三维理论透视 | 第91-95页 |
·理论透视一:集聚与扩散交替复合作用 | 第91-92页 |
·理论透视二: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 | 第92-93页 |
·理论透视三: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同作用 | 第93-95页 |
4. 中国城市群演进的空间模式 | 第95-118页 |
·我国城市群演进的总体空间特征 | 第95-110页 |
·城市群空间联系重力模型及方法实现 | 第96-97页 |
·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状态与节点分布 | 第97-110页 |
·城市群空间构成要素 | 第110-111页 |
·城市群空间演进的三个层次 | 第111-116页 |
·城市内部空间的演进成长 | 第111-113页 |
·城市外部空间的演进成长 | 第113-115页 |
·城市群空间形态和扩展模式 | 第115-116页 |
·对我国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反思 | 第116-118页 |
5. 中国城市群演进的动力机制 | 第118-125页 |
·城市群演进的微观动力机制 | 第118-120页 |
·企业的空间行为的驱动 | 第118-119页 |
·居民空间行为的驱动 | 第119-120页 |
·城市群演进的中观动力机制 | 第120-123页 |
·产业集聚与扩散的驱动 | 第120页 |
·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驱动 | 第120-121页 |
·农村城镇化的驱动 | 第121-122页 |
·文化与知识的驱动 | 第122-123页 |
·城市群演进的宏观动力机制 | 第123-125页 |
6. 中国城市群演进的路径 | 第125-135页 |
·从“行政驱动”转向“市场主导、行政引导” | 第125-129页 |
·我国城市群“行政驱动”发展模式的主要成因 | 第125-126页 |
·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群中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 第126-128页 |
·注重政府对城市群发展的合理引导 | 第128-129页 |
·从“注重个体城市发展”转向“整体一体化发展” | 第129-131页 |
·推进城市群产业布局一体化 | 第129页 |
·推进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129-130页 |
·推进城市群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第130-131页 |
·推进城市群公共服务一体化 | 第131页 |
·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四位一体’协同发展” | 第131-133页 |
·实现城市群经济转型 | 第132页 |
·重视城市群社会事业发展 | 第132页 |
·发挥城市群文化的凝聚力 | 第132-133页 |
·建设低碳型城市群 | 第133页 |
·从空间“粗放蔓延低效”扩展转向“合理紧凑高效”发展 | 第133-135页 |
7. 二战后国内外城市群演进的启示 | 第135-188页 |
·国外主要城市群现状及演进特征 | 第135-141页 |
·五大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现状 | 第135-139页 |
·国外城市群演进发展的总体特征 | 第139-141页 |
·国内主要城市群发展概况 | 第141-159页 |
·我国主要城市群发展现状 | 第141-158页 |
·国内城市群演进发展的总体特征 | 第158-159页 |
·主要城市群演进发展比较 | 第159-164页 |
·中外城市群发展比较 | 第159-161页 |
·国内城市群演进发展比较 | 第161-164页 |
·国外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做法 | 第164-185页 |
·欧洲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经验 | 第164-167页 |
·北美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做法 | 第167-169页 |
·日本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做法 | 第169-172页 |
·发展中国家城市群的演进发展 | 第172页 |
·我国城市群演进历程及主要做法 | 第172-185页 |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中外经验借鉴 | 第185-188页 |
8. 促进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88-199页 |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成效与问题 | 第188-192页 |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成效 | 第188-191页 |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191-192页 |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障碍 | 第192-196页 |
·理念存在偏颇 | 第192-193页 |
·基础工作薄弱 | 第193-194页 |
·制度保障较弱 | 第194-195页 |
·区域治理缺失 | 第195-196页 |
·促进我国城市群演进的对策建议 | 第196-199页 |
·科学编制城市群规划 | 第196页 |
·规范概念、统计标准数据等 | 第196-197页 |
·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作用 | 第197页 |
·健全协调治理机制 | 第197-198页 |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 第198-19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9-207页 |
致谢 | 第207-20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209-2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