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预应力基础梁的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Contents | 第10-11页 |
插图清单 | 第11-13页 |
表格清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施工力学、结构监测及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施工力学的发展 | 第16-17页 |
·结构监测发展及现状 | 第17-19页 |
·施工过程模拟发展及现状 | 第19-20页 |
·大跨度钢结构施工监测模拟存在问题 | 第20-21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1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大跨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分析理论 | 第24-34页 |
·引言 | 第24页 |
·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施工方法 | 第24-26页 |
·施工力学分析理论 | 第26-30页 |
·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力学概述 | 第26页 |
·施工过程非线性理论 | 第26-29页 |
·施工过程实用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施工过程仿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第30-32页 |
·施工过程仿真分析方法 | 第30页 |
·ANSYS软件介绍 | 第30-31页 |
·生死单元技术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大型钢结构施工过程模拟与分析 | 第34-66页 |
·大跨度钢结构工程概况及施工过程分析 | 第34-35页 |
·工程概况 | 第34页 |
·实际施工过程分析 | 第34-35页 |
·大跨度钢结构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 第35-53页 |
·建模关键技术 | 第35-36页 |
·钢结构模型 | 第36-38页 |
·钢结构施工步骤有限元模拟 | 第38-48页 |
·各施工阶段应力分析 | 第48-51页 |
·各个施阶段变形分析 | 第51-53页 |
·大跨度钢结构施工监测 | 第53-57页 |
·传感器的选择 | 第53-56页 |
·钢结构应力监测点布置 | 第56-57页 |
·钢结构变形监测点布置 | 第57页 |
·钢结构监测数据分析 | 第57-61页 |
·钢结构应力监测分析 | 第57-60页 |
·钢结构变形监测分析 | 第60-61页 |
·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对比分析 | 第61-64页 |
·数值模拟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61-63页 |
·模拟计算值和施工实测值的差别原因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预应力损失模拟与监测分析 | 第66-78页 |
·引言 | 第66页 |
·预应力损失的估算方法 | 第66-69页 |
·预应力损失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66-68页 |
·预应力损失分项计算法 | 第68-69页 |
·预应力基础梁施工模拟 | 第69-73页 |
·MIDAS/Civil软件简介 | 第69-70页 |
·MIDAS/Civil预应力损失模拟及分析 | 第70-73页 |
·预应力基础梁监测及分析 | 第73-77页 |
·预应力基础梁测点布置 | 第73页 |
·预应力基础梁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 第73-74页 |
·预应力筋内力损失监测数据分析 | 第74-76页 |
·理论、模拟及实测数据分析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