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访谈法 | 第13页 |
·观察法 | 第13-1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农村寄宿制学校 | 第14页 |
·特殊困境学生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农村寄宿制学校特殊困境学生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5页 |
·目标管理理论 | 第15-16页 |
·人本管理理论 | 第16页 |
·自主管理理论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农村寄宿制学校特殊困境学生管理的样本研究 | 第19-31页 |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19页 |
·调查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农村寄宿制学校特殊困境学生的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访谈记录 | 第20-27页 |
·观察记录 | 第27-31页 |
第四章 农村寄宿制学校特殊困境学生的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7页 |
·特殊困境学生管理中学校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农村寄宿制学校特殊困境学生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31页 |
·对特殊困境学生人文关怀不够 | 第31-32页 |
·对特殊困境学生心理问题的忽视 | 第32-33页 |
·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设备严重不足,教学方法单一 | 第33页 |
·特殊困境学生管理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教师简单处理特殊困境学生的特殊问题 | 第33-34页 |
·教师趋同管理不同类型的特殊困境学生 | 第34页 |
·新农村形势下农村教师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 第34页 |
·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 | 第34-35页 |
·特殊困境学生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学历化社会导致应试压力大 | 第35-36页 |
·农村寄宿制学校亲情教育的缺失 | 第36页 |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入学年龄越来越小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特殊困境学生管理的几点建议 | 第37-43页 |
·健全学校管理体制,促进特殊困境学生健康成长 | 第37-38页 |
·加强规范管理,提高特殊困境学生管理的工作效能 | 第37页 |
·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人文化管理机制 | 第37-38页 |
·加强对特殊困境学生的心理辅导机制 | 第38页 |
·探索教师管理特殊困境学生的有效方法 | 第38-40页 |
·特殊困境学生公平对待的管理方式 | 第39页 |
·特殊困境学生特殊对待的管理方式 | 第39页 |
·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 第39-40页 |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任教师管理队伍 | 第40页 |
·社会总动员共同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特殊困境学生 | 第40-43页 |
·政府保证教育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 第40-41页 |
·社会开辟“爱心工程”,扶助特殊困境学生 | 第41页 |
·加强家校联系,搭建特殊困境学生的亲情平台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9-51页 |
附录 B 农村寄宿学校特殊困境学生管理问题访谈提纲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