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植物乳杆菌C88的抗氧化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1页
 1 益生菌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第9-12页
   ·益生菌概念的提出和分类第9-10页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第10-12页
 2 益生菌的抗氧化作用及其研究进展第12-18页
   ·体外筛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益生菌第13-16页
   ·体内筛选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益生菌第16-17页
   ·抗氧化活性的益生菌代谢产物第17-18页
 3 益生菌安全性的探讨第18-19页
 4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抗氧化植物乳杆菌的筛选第21-28页
 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21页
   ·实验药品第21页
   ·实验仪器第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菌株第21-22页
   ·菌株培养和无细胞提取液制备第22页
   ·过氧化氢耐受第22页
   ·清除羟自由基第22页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第22-23页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测定第23页
   ·统计分析第23页
 3 结果第23-26页
   ·过氧化氢耐受乳杆菌的筛选第23-24页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第24页
   ·清除DPPH自由基第24-25页
   ·抗氧化活性成分第25-26页
 4 讨论第26-28页
第三章 植物乳杆菌C88对Caco-2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第28-36页
 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28页
   ·实验药品第28页
   ·实验仪器第2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Caco-2细胞培养第28-29页
   ·菌株培养第29页
   ·细胞分组第29页
   ·样品收集第29页
   ·测定指标第29-30页
   ·数据处理第30页
 3 结果第30-34页
   ·植物乳杆菌C88对Caco-2细胞培养上清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第30-32页
   ·植物乳杆菌C88对Caco-2细胞裂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第32-34页
 4 讨论第34-36页
第四章 抗氧化乳杆菌对D-半乳糖诱导氧化损伤模型鼠的保护作用第36-42页
 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36页
   ·实验药品第36页
   ·实验仪器第3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菌株培养第36-37页
   ·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第37页
   ·组织样品的制备第37页
   ·测定指标第37页
   ·统计分析第37页
 3 结果第37-41页
   ·一般体征观察和脏器指数变化第37-39页
   ·对氧化损伤模型鼠的抗氧化作用第39-41页
 4 讨论第41-42页
第五章 植物乳杆菌C88对小鼠急性毒性和细菌易位实验研究第42-50页
 1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42页
   ·实验药品第42页
   ·实验仪器第4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菌株与培养基第42-43页
   ·实验动物第43页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第43页
   ·一般体征的观察测定第43页
   ·脏器指数的测定第43页
   ·测定生化指标第43-44页
   ·细菌移位第44页
   ·数据分析第44页
 3 结果第44-48页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第44页
   ·一般体征观察第44-45页
   ·脏器指数的测定第45-46页
   ·生化指标的测定第46-48页
   ·细菌移位的测定第48页
 4 讨论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1页
致谢第61-62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期边界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杂质间相互作用
下一篇:全球气候变化对松嫩草地羊草和芦苇形态及解剖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