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1. 绪论 | 第14-23页 |
·中国住宅市场与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4-16页 |
·房地产及房地产市场、住宅及住宅市场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1-2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3-54页 |
·规制理论及其评述 | 第23-35页 |
·社会利益论 | 第23-24页 |
·俘获论或追逐论 | 第24-25页 |
·经济规制论 | 第25-29页 |
·放松规制理论 | 第29-33页 |
·激励规制理论 | 第33-35页 |
·产业经济理论及其评述 | 第35-41页 |
·国外学者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 | 第35-40页 |
·国内学者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 | 第40-41页 |
·国内外对住宅业规制与市场结构研究的评述 | 第41-54页 |
·国内对房地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41-44页 |
·国内外对住宅市场的规制研究 | 第44-54页 |
3. 中国商品住宅市场区域性寡头垄断结构的形成 | 第54-92页 |
·中国商品住宅市场发展概况 | 第54-63页 |
·中国商品住宅业发展现状 | 第54-60页 |
·中国房地产业的主要特点 | 第60-63页 |
·区域性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成因分析 | 第63-76页 |
·成因之一:商品住宅及市场的特性 | 第63-67页 |
·成因之二:土地财政导致政府规制松弛 | 第67-72页 |
·成因之三: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以及大量炒房资金涌入,导致商品住宅需求过旺 | 第72-76页 |
·区域性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机理及其基本特征 | 第76-92页 |
·区域性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机理 | 第76-86页 |
·区域性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 | 第86-92页 |
4. 中国商品住宅市场开发商行为及后果分析 | 第92-165页 |
·商品住宅市场需求过旺成因分析 | 第92-94页 |
·商品住宅市场中开发商的价格竞争行为 | 第94-129页 |
·开发商垄断定价行为 | 第94-109页 |
·开发商价格歧视行为 | 第109-118页 |
·开发商价格串谋行为 | 第118-129页 |
·商品住宅开发商的非价格竞争行为 | 第129-151页 |
·开发商产品差异化行为 | 第129-141页 |
·开发商的广告竞争 | 第141-151页 |
·非价格竞争是商品住宅开发商的优先竞争策略 | 第151-159页 |
·商品住宅开发商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 第152-154页 |
·非价格竞争是商品住宅开发商的优先竞争策略及开发商屯地、“捂盘惜售”行为 | 第154-159页 |
·商品住宅开发商市场行为的不良后果 | 第159-165页 |
·加速土地资源占用 | 第160页 |
·滋生官员腐败 | 第160-161页 |
·引发严重的分配不公 | 第161-162页 |
·加重民众负担,诱发仇富心理 | 第162页 |
·扭曲投资分配,使实体经济空心化 | 第162-163页 |
·加速金融风险积聚 | 第163-165页 |
5. 中国商品住宅市场的治理及规制 | 第165-206页 |
·商品住宅市场规制的必要性 | 第165-172页 |
·商品住宅市场规制的理论依据 | 第165-170页 |
·商品住宅市场规制现实依据 | 第170-172页 |
·规制的基本条件与路径 | 第172-179页 |
·规制的基本条件 | 第173-177页 |
·规制的基本路径 | 第177-179页 |
·商品住宅市场环境的治理 | 第179-183页 |
·土地财政的治理 | 第179-181页 |
·保障性住宅供给不足的治理 | 第181-183页 |
·过度投机行为的治理 | 第183页 |
·对开发商不正当市场行为的规制 | 第183-200页 |
·对开发商垄断定价行为的规制 | 第183-193页 |
·对开发商隐瞒真实信息等住宅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规制 | 第193-200页 |
·对规制者自身(政府)的规制 | 第200-20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206-209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206-208页 |
·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208-209页 |
参考文献 | 第209-217页 |
后记 | 第217-218页 |
致谢 | 第218-21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2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