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变电设备中SF6气体成分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图表清单 | 第9-11页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气体传感器概述 | 第14-15页 |
·ARM 处理器体系结构简介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及测量原理 | 第17-21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7-18页 |
·红外气体吸收原理 | 第18-19页 |
·差分吸收技术原理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1-38页 |
·红外气体传感器的设计 | 第21-24页 |
·红外光源的选型 | 第21-22页 |
·红外探测器的选择 | 第22-23页 |
·光源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23-24页 |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 第24-27页 |
·ARM 核心板电路的设计 | 第27-32页 |
·ARM 处理器 S3C44B0 简介 | 第27页 |
·S3C44B0 处理器硬件配置 | 第27-28页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28-29页 |
·时钟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存储器系统设计 | 第30-31页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31页 |
·UART 接口 | 第31-32页 |
·JTAG 电路设计 | 第32页 |
·外围电路设计 | 第32-35页 |
·ADC 转换模块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LCD 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键盘电路模块的设计 | 第35页 |
·无线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软件系统 | 第38-53页 |
·操作系统的选择和移植 | 第38-45页 |
·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38-39页 |
·开发环境的选择和简介 | 第39-41页 |
·uC/OS-II 的移植 | 第41-45页 |
·键盘程序设计 | 第45-46页 |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第46-49页 |
·LCD 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 第49-50页 |
·无线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50-51页 |
·远程监控的软件设计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系统的安装调试 | 第53-67页 |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第53-55页 |
·系统电路板的功能模块调试 | 第55-62页 |
·电源模块的调试 | 第55-56页 |
·ARM 最小系统板的调试 | 第56-57页 |
·ADC 采集模块的调试 | 第57-58页 |
·LCD 显示模块的调试 | 第58-59页 |
·光源驱动电路和探测器放大电路的调试 | 第59-61页 |
·无线通讯模块的调试 | 第61-62页 |
·系统的整机调试 | 第62页 |
·系统的标定和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气体浓度的标定 | 第62-64页 |
·系统测试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7-69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7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附录Ⅰ 系统测试装置 | 第74-75页 |
附录Ⅱ 系统配气装置 | 第75-76页 |
附录Ⅲ 系统印刷电路板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