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扇型结构聚己内酯基生物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引言第11页
   ·树枝状分子的研究进展第11-18页
     ·树枝状分子的概述第11-12页
     ·树枝状分子的合成方法第12-15页
       ·发散合成法第12-14页
       ·收敛合成法第14页
       ·发散-收敛加速法第14-15页
     ·树枝状分子的性质及应用第15-18页
       ·树枝状分子独特的性能第15页
       ·树枝状分子的应用第15-18页
   ·基于聚己内酯基的嵌段共聚物研究进展第18-19页
     ·聚ε-己内酯(PCL)的性质第18页
     ·含聚己内酯的嵌段共聚物的研究第18-19页
   ·功能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功能化聚合物的设计第19-21页
       ·聚合物的结构构筑第19-20页
       ·聚合物的组成修饰第20-21页
     ·功能化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第21-22页
       ·高分子药物释放及送达体系第21页
       ·组织工程材料第21-22页
       ·外科手术缝合线和骨内固定物第22页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27页
第二章 扇型-线型-扇型结构的聚己内酯-嵌段-聚乙二醇-嵌段-聚己内酯三嵌段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27-53页
   ·引言第27-29页
   ·实验部分第29-34页
     ·实验原料第29-30页
     ·表征方法第30-31页
     ·端基叠氮化的聚乙二醇(N3-PEG-N3)的合成第31-32页
     ·Dm-PCL 与 N3-PEG-N3的 click 反应第32页
     ·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2-33页
     ·含 DPH 探针纳米粒子溶液的制备第33页
     ·药物包裹与释放实验第33-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7页
     ·通过“click 反应”进行扇型-线型-扇型结构 Dm-PCL-b-PEG-b-Dm-PCL 三嵌段的合成第34-36页
     ·嵌段结构表征第36-38页
       ·FT-IR 检测分析第36-37页
       ·~1H NMR第37-38页
     ·结晶性能分析(DSC/WAXD)第38-41页
       ·DSC第38-40页
       ·广角 X 射线衍射(WAXD)表征第40-41页
     ·Dm-PCL-b-PEG-b-Dm-PCL 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性能第41-44页
       ·cac 临界聚集浓度第41-42页
       ·动态光散射(DLS)测量纳米粒子半径第42-44页
       ·TEM 透射电镜第44页
     ·载药纳米粒子的药物释放行为研究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第三章 光敏和靶向功能化扇型聚己内酯的合成及性能第53-84页
   ·引言第53-55页
   ·实验部分第55-62页
     ·实验原料第55-56页
     ·表征方法第56-57页
     ·接有光敏基团的扇型聚己内酯的合成第57-58页
     ·含靶向基团的光敏化非线性聚己内酯的合成第58-60页
       ·Glu-D3-PCL-DNQ 的合成第58-59页
       ·Lac-D3-PCL-DNQ 的合成第59-60页
     ·纳米粒子的制备第60页
     ·聚合物纳米粒子及 DMF 溶液的光敏性研究实验第60-61页
     ·含 Nile Red 探针纳米粒子溶液的制备第61页
     ·药物包裹与释放实验第61-62页
     ·样品对于伴刀豆球蛋白(ConA)与 RCA_(120)血凝素的识别性能第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81页
     ·光敏或靶向聚己内酯的结构表征第62-66页
       ·FT-IR 检测分析第62-63页
       ·~1H NMR第63-66页
     ·功能性聚己内酯的自组装性能第66-69页
       ·样品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第66页
       ·cac 临界聚集浓度第66-68页
       ·动态光散射(DLS)测量纳米粒子半径第68页
       ·TEM 透射电镜第68-69页
     ·功能性聚己内酯的光敏感性质研究第69-73页
       ·DMF 溶液中聚合物的光敏性研究第69-70页
       ·水溶液中纳米粒子的光敏性研究第70-73页
     ·载药纳米粒子的药物释放行为研究第73-75页
       ·载药纳米粒子的形貌研究第73页
       ·不同 pH 条件下载药纳米粒子的释放研究第73-74页
       ·载药纳米粒子的光敏感性释放研究第74-75页
     ·含糖单元纳米粒子与不同蛋白的识别性能第75-81页
       ·Glu-D3-PCL-DNQ 与 conA 间的相互作用第76-79页
       ·Lac-D3-PCL-DNQ 与 RCA_(120)间的相互作用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84-85页
已发表论文及专利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拓扑结构的扇型/线型聚氨基酸基嵌段共聚物的设计与组装
下一篇:RBI技术在制氢机组应用研究